第十八章 庭院深深(2 / 3)
去之后,望着毓贤说道:“幸好是你来,平时家里来了人,我就发慌,我又不会做饭,怎么招待人家呢?如果卢保兴在,倒是他做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就麻烦。”
毓贤笑着说:“人各有所长,大姐你天生就不擅长这个,也是没法子。”
虽然搬出来住已经三年的时间,并且还买了一本《家庭知识小窍门》,里面列有菜谱的,不过毓昆在厨艺方面就是一直不能开窍,毓贤也吃过她烧的菜,真的是难以形容,本来茄子和土豆在一起,可以搭配出很好的菜,当地一句俗语,“土豆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可是由毓昆手里烧出来的,就好像水煮出来的一样,水分相当多地渗透到柔软的茄肉里面去,倒也是有调味料的,只是那菜仍然显得寡淡,没有什么滋味。
虽然此时的物质相对匮乏,然而毓昆这手艺也着实是太差了,吃她烧的菜,简直要让人“四大皆空”,她们两个大人倒是罢了,毓贤是担心小小的行娟能不能受得了。
卢保兴烧菜倒是可以的,不过第一,天长日久每天做饭确实是又烦又累,第二,毓昆也不喜欢他烧的菜,因为口味不同,毓昆以为他的菜是油和盐都放太多了,而且又不是很干净,卢保兴洗手都不沾湿手背的,更何况是手腕,洗菜更加是不行,纵然是毓昆洗菜切菜,也仍是嫌弃,所以吃饭这个大问题就梗在了那里。
黎毓贤是以为,大姐计较得太多了,卫生能差到哪里去?毕竟也是会洗,况且都下到锅里,那样的高温加热之下,还能有怎样的病菌?能哄着卢保兴烧菜,就让他烧菜好了,提醒少搁点油盐也就是了。
毓昆这时又说:“对了,上一次你来过之后,卢保兴忽然问我,说你为什么不结婚?瞧他这爱管事的样子。”
毓贤笑道:“我竟不知姐夫居然关心我的这些事,大姐怎么回他的?”
“我就说你要求比较高,他当时连着点头,说‘毓贤确实不是一般的人,每次来咱们家,裤线都笔直的。’”
毓贤咯咯地笑:“咱妈当年就是这么说咱们三姨。”
崔星兰的三妹是供销科的科长,毓贤还记得,姐妹们小的时候,三姨来家里,毓昆就凑上去巴住她的腿,这时候崔星兰就会说:“别总是乱蹭,那裤线都笔直的。”
毓贤又说:“三姨当初最疼你。”
当时三姨还没有结婚,很喜欢孩子,对几个侄女都很疼爱,不过毓秀还小,毓贤懒懒的,顶数毓昆最活泼,跟三姨最亲,三姨每一次来,带了一兜洋柿子,其实就是番茄,孩子们抢着吃,那就是难得的水果,另外三姨必然会给毓昆五毛钱。
毓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笑着说:“那时你们还小,总是我绕着三姨转,三姨给我一点钱,我就出去买冰棍,夏天时候一口气吃几根,还去书摊上租小人书来看,一看就是一下午,回想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美好的日子。”
吃过了午饭,毓贤洗了锅碗,又略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毓昆到厨房去给她拿白糖,毓贤笑道:“白糖不用了,我那里也有的,一个人终究吃不了多少,不是说行娟爱吃馒头蘸白糖?留着给她吃吧,我倒是挺需要茶叶。”
毓昆连连点头:“两包茶叶都给你,每次都分这种茉莉花茶,咱家除了你,也没人喝茶,我想送都送不出去。”
崔星兰的家庭,没有那样的雅致,还品茶之类,因此即使是如此大众的茉莉花茶,她家里也没人喝,只是卢保兴偶尔喝一点,究竟也喝不多。
说起白糖,毓贤又回忆起毓昆小时候的一件事:“也不知是五岁还是六岁的时候,我看到大姐你悄悄地在粥里放白白的东西,然后搅开了,喝了一口,马上吐出来,当时大姐你是放了什么在里面?是盐吗?”
毓昆想了一想,笑道:“是面起子,本来我看妈当时不在家,就想偷着往粥里加一点白糖,这样味道好,哪知竟然将面起子舀进去,它们两个本来像得很,就给弄混了,一尝不是味儿,我那时候也小,大概七八岁吧,分辨不清,结果那一碗粥都倒了。”
毓贤笑道:“所以行娟喜欢吃白糖,挺像大姐的。”
面起子就是小苏打,白糖相当珍贵,从自己小的时候就很宝贝,到如今行娟的童年,依然是如此,所以张洁一九七八年写的文章,凉调荠菜里面加了白糖提鲜,确实是比较讲究的了。
毓贤提着那两包茶叶便出了门,转头对毓昆笑着说:“快回去吧。”
然后转身走了。
到了巷子口,毓贤转过头来,见毓昆兀自迟迟没有进门。
毓贤又向后招了招手,转了个弯再看不见了。
此时是午后一点多钟,正在一天之中最为慵懒的时候,已经是盛夏,即使在中国最北端的一个省,这个时节空气中也已经带了灼热的气息,日光晒得柏油马路都开始融化,青黑色的“臭油子”发出一股特别的气息,其实并不怎样臭,就是沥青的味道,略有点发呛,仿佛烧焦了的毛毡,此时阳光刺目,这个时间人们多吃过了饭,正在休息,道路上人很少,柏油的气息飘散在空气之中,便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