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靖康(1 / 3)

加入书签

第十三章 靖康

第二天早上,商玦推开门进入仇婆婆的房屋,便看到老人家的身体歪倒在床上,她立刻知道不好,奔过去用手一摸,身体已经硬了,也不知死去多少时候。

她连忙飞奔到桑家告诉严氏,严氏立刻推桑平去告知里正,于是便忙乱了起来,仇婆婆没有孩子,她的丧事便是里正官差主办的,邻居们也跟着帮忙,官家调了主管漏泽园的和尚来,将仇婆婆遗下来的簪环钗珥变卖了,小小的做了法事,然后就将棺材抬到漏泽园这个宋代福利公墓去安葬了。

商玦偷偷地将一包兔肉干塞给一名火家,悄声说:“麻烦大哥帮我把婆婆的坟挖深些,莫要被雨水冲刷暴露了。”

那汉子飞快地袖了干荷叶包裹的肉干,看看左右无人留意,便低声道:“小娘子尽管放心,官家规制是挖地三尺,我额外多挖一尺,算是成全了你的孝心。”

商玦说了声“多谢”,然后再无机会多说话,眼看着一众火家扛抬着仇婆婆的那口薄皮棺材去了。

没过两天,传来消息说司马光也死了,死后官家赠了太师、温国公,谥号叫做“文正”,商玦还沉浸在仇婆婆死去的事情之中,对这件事便感觉十分淡漠,只觉得无论是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司马光还是被压在底层的仇婆婆,最后都是要死的,也算是扳回了一局吧。

没过多久,徽宗改年号为宣和,商玦只觉得年号改来改去实在是麻烦,真不如“公元xx年”那样纪年来得简单方便,甚至一个皇帝几个年号,增加考试难度啊o(╥﹏╥)o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商玦无知无感地过了这个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盛大节日,然后就扳着手指头算春耕的日子,去年秋天她已经将稻田小坑挖好了,引水渠也打通了一条小沟沟,就等着开春育秧种水稻了。

然而刚刚过完年没多久,还没等商玦开始“抓革命、促生产”呢,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金国打过来了,没几天就渡过了黄河,攻克了滑县,然后包围了东京汴梁。

东京人是最喜欢议论时政的,这一点和后世的北京人差不多,尤其是宋代这个商品经济的社会出现了许多后代营业项目的雏形,比如“朝报”,就是民间自己发行的小报,里面许多朝野大事,中央政府的许多内部意见她们都能拿到,很显然是在政府机构里面有爆料人。

桑平从前对这些事情本来是没什么兴趣的,他一心只想做生意赚钱,然而在此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他想起小报来了,从围城那一天开始,他不但时常让严氏回家从娘家打探一下消息,还每天万分积极地买了小报来看,还和严氏商讨这些事,于是足不出户的商玦耳朵里也灌满了完颜宗望、李纲、吴敏、李邦彦、姚平仲、张邦昌这些名字,对这段历史详情不是很了解的商玦听了个头昏脑涨,她知道桑平也不比自己强,起码自己还知道李纲是主战派,开封最后没守住呢。

没过几天,新的震动消息又下来了:徽宗退位了,当太上皇,退居龙德宫,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改年号为“靖康”,呜呼哀哉,靖康之难啊,这个倒霉太子就是钦宗了,商玦都有点替赵桓感到不值,天下太平的时候不见老子让位,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他退休了,推出赵桓顶缸。不过算了,人家好歹是新皇帝,就算是被掳到五国城,也没给直接祸害死,相比较而言,在金人的威胁面前,女子的命运可是凄惨异常,自己还是先心疼一下自己吧。

金军围城虽然没有立刻打进来,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快显现出来,那就是食物价格快速上涨。东京的规模即使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堪称巨大,有上百万人口,从前的粮食都是四方调运,副食品有一部分也要远路运来,郊区菜农倒是种蔬菜,“菜园子张青”之类,毕竟鲜菜这种物资难以从远方输送,所以只能就近供给,但是如今外面是大军攻城啊!菜园子不用说,里面的萝卜青菜都被金军拔起来吃了,就算是有些幸存的还在,能够从一直未被堵住的南城门送进来的也是少数。

严氏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围城第一天就让商玦把原本挂在窗栏外面的种植槽拿进来,早春刚刚冒头的小菜苗也是珍贵的,放在房间里虽然阳光不是很好,但是起码能避免被人偷摘,而且屋子里温度还高呢。从那天起,严氏便不再刺绣,每天往来逡巡着看守蔬菜。

商玦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侍弄青菜的事情全靠她,桑无病虽仍然对她横眉立目,却很少直接挑衅了,连商玦都佩服他的耐性,要说在这情势紧张的时候,人在重压之下最容易失控,这种情况下人际矛盾是最尖锐的,桑无病居然能忍得住,看来严氏关键时刻把他调教得不错,笼头总算勒住了。

东京城中人心惶惶了好一阵,种师道终于率领十万西军赶来,那是赵宋征西夏的边防军,是北宋最精锐的军队,于是战局终于转变了,金国的军队退去,总算这一次没有攻进来。

当金军终于撤退的时候,整个开封府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商玦在放心之余也觉得有些奇怪,不是说靖康之难吗?徽钦二宗被掳吗?这怎么退兵了?莫不是历史改道了?如果这样倒是也好,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