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表白(1 / 4)

加入书签

落地后,雪杉飞快转身跑远,将马车甩在身后,循着记忆找到一间乐坊前。

这是淮州最有名的乐坊,最好的乐师就在里面,在为数不多的外出里,雪杉每回都会来,不过毫无例外只是经过。

而今天。

雪杉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抬步走到门前,问:“我来找乐师玉山,请问他现在何处?”

乐坊里丝竹缭绕,这边乐落,那边乐起,音调乐声交迭不绝,到了玉山这里,却是一片死寂。

玉山独自靠在后台墙边,低着头,将玉箫拿在手里端详,描摹的目光似乎笼罩上阴影,含着浓浓的哀凄。

雪杉静静瞧了好久,终是忍不住出声唤道:“先生。”

她的声音把玉山的神魂拽回到现实。

玉山见到雪杉出现在面前,露出意外的神色:“你怎么会来这里?你今天不是有事要忙吗?”

雪杉微笑了下:“我今天确实有事,以为赶不上先生的课,所以请人帮忙告了假,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

弯起的唇角瞬间抿直,雪杉停顿了下,再又开口时,语气已经变得不同,并不十分强烈,但字字都带着重量。

“我来,是心里一直有个问题想问问先生。”雪杉说。

什么问题不能改天问,非要今天特地跑来乐坊当面问他。

玉山内心不解,但还是点头应允:“你的问题是什么,说来听听。”

雪杉没有回答,转身扫视,眼神停在偏角一隅。

藏在阴影的桌上安安静静放着一张古琴。

雪杉看见后,移步过去,坐到桌前,两手轻抬起来:“先生不妨先听我弹一曲。”

手下的古琴全然陌生,但当雪杉拨动琴弦,响起的声音却不含丝毫拙涩。

弦音变化自然,时而铿锵,时而轻柔,时而跃然高起,时而流泻而出,萦绕周围,令人仿佛置身山水之间。

一曲弹罢,雪杉抚平琴弦,琴弦渐渐平静下来,她的手却变得有些异样,比没弹之前看起来僵硬得多。

雪杉将手收拢藏进衣袖,然后问:“先生可知道刚才这首曲子的名字?”

玉山好笑地看着她:“我当然知道,名曲《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还是我教会你的。”

雪杉又问:“那先生可知道这首曲子的故事?”

玉山思索了下,点头:“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谁没听过,‘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琴断有谁听’。”

“伯牙爱琴,知钟子期死,却能毁琴弃琴,可见他懂琴更懂情。倘若钟子期未死,倘若伯牙能与钟子期再度见面”雪杉声音放得比之前轻了些,自语似的说道,“两人互为知己、相伴终老,我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玉山收敛起脸上玩笑的意味。

从在乐坊见到雪杉,玉山就觉得奇怪,最乖巧懂事的人竟然会出现在不该她出现的地方,后来听她弹琴,这种奇怪的感觉更强烈了。

闻弦知雅意,听曲晓人心,雪杉弹的是高山流水,又不止是高山流水。

到了此时,再听见雪杉口里这番话,玉山不难想到雪杉另有来意。

白衣纯净,玉山的面色和眼神却变得复杂难言,他望向雪杉:“之前你说,你心里一直有个问题想问题,那个问题到现在我是不是还没听到?”

雪杉抬起头回望过去,瞳眸里映着玉山的身影,周围满是幽暗,唯有她这双眼睛落了一层光,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辰。

雪杉定定地看着玉山,声音却不受控制在发颤:“之前那几个问题并不重要,我真正想问先生的是,你愿不愿意成为我的知音,听我弹一辈子的高山流水?”

如同冰棱坠地,玉山心底炸开叮的一声脆响,片刻的茫然后,过往种种无端在他脑海中浮现。

上课前,总有个人会先他半时,淋着清晨光辉,提早来到琴房等待。

放课后,总有个人会慢他几步,拖着长长的影子,最后从长阁离开。

还有讲课时,总有个人会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却在和他目光交错后,立刻垂下头躲开。

&玉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记起这些,或许那时他就感受到了雪杉从细微处泄露的心意,但不曾去深想。

玉山以为,他应该一如既往,跟拒绝别人一样拒绝雪杉。

但雪杉不是别人,是他最好也是唯一的学生。

玉山深知,像雪杉这样习惯所有深埋在心底的人,难得将心声吐露出来,当是用尽了勇气。

三年间见过的一面又一面,让玉山对雪杉有了足够的了解,也让他忍不下心去冷言冷语地拒绝她。

周围重归静寂,雪杉的心在漫长又无声的等待中,由期待变为惴惴,由惴惴变为失落,由失落变为无望。

玉山斟酌开口:“认识那么久,我好像只给你讲过乐理,从未说起过其他。”

雪杉眼中亮光早已湮灭,只是默默地望着玉山。

玉山则偏开目光,自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