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322节(2 / 2)

加入书签

人嘛,总有个亲疏远近的。

大娃二娃兄弟俩倒是很有默契的,一点都没提起祝可馨这个亲生母亲出现的事情,是以小朵三娃他们都不知道。

兄弟几个正带着家中的一堆孩子一起看电视剧高兴呢。

魏耀辉和周劲生因为工作没来,不过这两姨父也都拜托妻子给了大娃红包。

因为今儿的升学宴,大娃的小金库都鼓了不少。

二娃个脸皮厚的直接开口向哥哥讨要零花钱想买东西。

大娃无语道:“你的压岁钱呢?”

他们兄妹几个的压岁钱,父母都不要的,都是他们自己留着,他就算没有升学宴叔叔阿姨们给的红包,其实以前攒着的压岁钱也不少。

哪知道二娃直接道:“哥,我的那点钱还要留着等我生日时候请客呢,你就可怜可怜我吧。”

大娃无奈,只能给弟弟发了些零花钱,他没有厚此薄彼,也给了小朵和三娃。

能从大哥这混到零花钱,小朵和三娃也眉开眼笑起来,谁还会嫌弃零花钱多呢。

听说赵青岚的火锅店味道不错,他们一大家子还去自家的火锅店吃了一顿大餐。

孙夫人立马和外甥女商量在港城也开几家分店,这样她在港城也能经常吃到内地的正宗火锅了。

赵青岚以前还真没想过到港城开分店的事情,不过现在大姨大力支持,她在港城开分店困难也会少很多。

不仅是火锅店,她一并把军民和的分店都给算上了。

不过这些也不用她和大姨一一操心,各自吩咐公司底下的人去跟进操作就行。

一大家人在一起热闹了几天,才逐个散去。

而大娃也开始收拾上大学需要用到的东西了。

“军校管得严,很多东西都不能带的,你也别啥都给孩子拿上,拿上了到时候也不让用。”早就跟熟人打听过的李淮对着妻子唠叨道。

主要是他看妻子恨不得啥都给儿子带上,这才站出来阻止。

“你说这时间咋就过得这么快呢,一眨眼的,大娃就这么到了,也要出去上大学了。”

可不是嘛,自己和媳妇结婚都过十年了。

“今年是大娃,下一年就是小朵,后年是二娃,咱们呀总要慢慢习惯孩子们不在的日子。”李淮叹气道。

其实别看他嘴上也总是嫌弃孩子们在跟前打搅他和妻子的二人世界,这孩子真要去外头上大学了,他这个老父亲内心也挺不舍的。

“庆幸吧,起码大娃还在国内上学呢,这要是以后哪个跑得远去国外了,那才是想见都轻易见不着。”

“那倒是。”

赵青岚不知道,她的话后来还真应验了,都不止一个孩子跑去了国外。

一想到哥哥要去上大学了,起码过年才能见着,小朵二娃他们也跟着不舍起来,还有和大娃不在同一个学校上学的程韬。

程韬现在那是恨不得天天就住在他们家算了。

程韬考得挺不错的,看赵青岚替大娃办了升学宴,程母还和丈夫商量要不要给儿子也办一个。

不过后来还是考虑到程父的工作,怕影响不好,只是自己人在家庆祝了一下。

不过程韬倒也没有因此不高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享受到了一些红利,就也要承担一些事情。

而且他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些的人,只是私下给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长辈都把自己的红包给要了过来,还惹得程父说儿子财迷。

大娃的军校在京城,程韬的在冀省。

赵青岚虽然听从了丈夫的意见没有给儿子收拾太多东西,可还是打算亲自去送儿子上大学。

正好程韬同路,程母也和她商量好了一起走。

就是李淮还有程父,因为工作的原因都不能亲自送儿子了。

两个孩子的开学时间没差几天,提前买好车票,等到了出发的日子,这两对母子,还有赵青岚的两个跟班就一起坐上了火车。

第413章 大娃报道

如今的火车票已经不像往常那样难买了,再加上也不是过年那会的高峰期。

许是因为临近大学开学,火车上明显能看到不少像是大学生的年轻人。

不过像是赵青岚还有程母这样送孩子去上大学的还是不多见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自个。

这也能理解,往返的火车票并不便宜。哪怕现在改革开放,各地也分产到户了。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路费仍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赵青岚和程家条件在那摆着,已经超越大部分家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