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醉琼枝 第161节(2 / 3)

加入书签

司徒晟有成家的心思也好,有了牵绊,才会有所顾忌。

想到这,他倒是打消了让楚琳琅去和亲的念头,只是挥手让楚琳琅退下,又宣了三皇子入殿。

楚琳琅不好在宫门前等三皇子,就先回了三皇子府等消息。

陶雅姝也回来了。她这番去陶家,其实也是三皇子的授意。

毕竟司徒晟当初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此番突然落狱,必定有人落井下石。

而只要稳住了陶家,让陶公出面,就可以压制一下群臣的弹劾,不在朝堂上掀起浪潮。

当然,这也是刘翼这个新任太子给陶家一个表态的机会。

陶家人究竟愿不愿意与废太子切割关系,就全看陶家这次的表现了。

陶公为人老道,自然明白太子的用意。既然新太子有心保下司徒晟,他自然要识趣,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落井下石。

只是儿子陶海盛却当初不知听了从庙庵返家的陶慧茹什么话,又受了一群与司徒晟有仇的臣子挑唆,居然拟写了一封奏折,弹劾司徒晟隐瞒身世,欺世盗名,心怀不轨的奏折,想要联合几位臣子去弹劾司徒晟。

若不是孙女陶雅姝及时发现并且阻止,这奏折递上去,就是与新太子分庭抗礼啊!

气得陶国公再也摆不出慈父的姿态,只让家仆掌了家法。将儿子一顿打之后,让跪在祠堂,好好反省一下被人摆弄的愚蠢。

至于陶慧茹,虽然在太子逼宫的时候,她得以返回陶家。可是太子被扣的时候,她早就得了风声,带着儿子一起不知所踪了。

楚琳琅听陶雅姝说完了她在陶家的遭遇,心情还是舒展不起来。

君心难测,虽然她入宫时,看着陛下的样子似乎有所松动,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老皇帝心里揣着的是善,还是恶。

就在临近傍晚的时候,三皇子的马车终于回转到皇子府门。

楚琳琅连忙跟陶雅姝一起迎了出去,当看到三皇子身后那个高大的背影时,楚琳琅只觉得眼眶发酸,双腿微微发软,若不是一旁丫鬟的搀扶,就要跪在地上了。

司徒晟快走了两步,一把抱住了她,有些百味杂陈地低声道:“琳琅,我回来了!”

楚琳琅紧紧抱住了他的身体,直到他安全的这一刻,堆积几日的不安才终于能宣泄出来,埋在他的怀里尽情大哭。

司徒晟心疼地抱着她,任着她哭了一会,才哄道:“快别哭了,仔细你肚子里的宝宝受不住。”

在一旁的陶雅姝却吓了一跳,低声道:“楚娘子,你……有了?”

看楚琳琅泪眼婆娑的点头,陶雅姝简直要欢喜雀跃起来了。楚娘子一直不能怀孕,难道是她苦命的前半生感动了上天,竟然有此善果?

她也知道不该打扰司徒晟和楚琳琅的团聚,便是恭喜他们之后,便让他们先行离开了。

司徒晟带着琳琅回了自己的府宅。

为了避嫌,司徒晟迁入这个府宅后,琳琅便再也没有登门过。

府宅里虽然有些仆役,可是他的卧室却还是单身汉子的光景乱糟糟的。

楚琳琅下意识地想要整理一下,却被司徒晟一把抱起,安置在了床榻上:“你累了这么久,赶紧休息,想要吃什么,我让厨房给你做。”

琳琅听话地躺在被子里,想想道:“我想吃你做的莲藕小炒,还有香糟肉饼。”

司徒晟很会做江口的小菜,现在她想想都流口水。

这几日来,她都不能安心吃饭,现在一下子就饿得慌了。

司徒晟点了点头,起身便去了厨房。

他落狱的消息传得满京城都是,只短短几日的功夫,府里的下人们居然领工钱走了大半。

所以厨房里连个正经厨娘都没有。好在他自己向来亲力亲为,以前未入仕途的时候,也经常给养母做菜。洗菜备料,倒是很是利索。

当琳琅点的两样菜肴摆上桌子的时候,两人端起饭碗,终于可以心安香甜地吃饭了。

当琳琅问起陛下为何会这么痛快地放人时,司徒晟道:“你这通折腾,让皇帝骑虎难下。我就算不小心自己病死在狱中,都会让他落得晚年暴虐,残害忠臣所托孤儿的骂名。刘翼跟陛下说了,他们刘家到底是欠了杨巡将军还不清的债。既然杨巡将军当年战败事出有因,甚至跟前太子都脱不开干系,那么陛下就不可一错再错。虽然天子恩赏责罚,做臣子的都应甘之如饴。可有时天子认错,并非折辱圣明,而是更会叫史书后人刮目相看。只是这一点,寻常人很难做到罢了。”

刘翼跟他老子说话,向来都是讲史夫子的口吻,就事论事,不知奉承分寸。

可是这直白的话,却入了陛下的心。

第121章 准备成亲

病入膏肓之人, 也是有些疲累,最后他看向了自己最爱重的儿子。

这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儿子,正延续着他的生命, 而且在不久的将来, 还要延续大晋的繁华。

他得给儿子留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