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醉琼枝 第151节(2 / 3)

加入书签

,一阵清风吹过来,楚琳琅忽然抽了抽鼻子,她刚刚好像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

这味道似有若无,她一时无法确定,又使劲地嗅闻了几口。没错!正是当时她给司徒晟,让他送给自己母亲的汤药的特殊味道!

她当时为了确认药性,更亲自煎熬了一副,自然也记住了这种特殊的草药清香里夹杂着的酸辛的气味!

此时那隔壁宿营地的火堆上正挂着一个药罐,里面的药香不断扩散蔓延……

楚琳琅借着披风的遮挡,不露痕迹地观察着那中间的营帐。

看他们前行的方向,跟许多避难的百姓一样,准备前往不远处的边镇,那里距离战乱的地方甚远,是个稳妥的落脚之处。

就在楚琳琅思索的功夫,那对面营帐里走出个小丫头,正拿着碗,准备把药罐里的药倒进去。

可惜药罐太烫,小丫头不小心烫到了手,疼得她一缩手,结果将旁边的碗给碰落了,咔嚓碎成了几瓣。

就在小丫头都没缓过神来的功夫,楚琳琅已经手疾眼快,随手将自己碗里的零食倒掉,拿着空碗奔了过去,假装热心肠地道:“我正好有多余的碗,借给你用。”

小丫头一愣,连忙说不用。

可是楚琳琅却十分热情,很是坚决地将碗塞到了小丫头的手里,还主动用手帕垫着药罐,要帮她倒药,随口问:“这是谁生病了?旅途中还得煎药?”

小丫头顺嘴说了句:“是我家夫人……”

可还没等她的话说完,那个管事已经过来,冷脸呵斥道:“还不快去送药,在这啰嗦什么?”

小丫头赶紧端药走人了。

那管事皮笑肉不笑地盯看着楚琳琅,伸手示意请她离开他们的营地。

第112章 金锭官司

虽然那管事撵客, 可琳琅最善滚刀肉了,只是浑然听不懂人撵客一般,笑嘻嘻地与管事闲话, 只说今夜看着像是要起风, 真是羡慕他们的牛皮帐篷,看着就能遮风挡雨。

就在楚琳琅废话连篇的功夫, 那端药的小丫头掀起了营帐帘子, 楚琳琅越过那管事的肩膀,瞥见了坐在营帐里的女人。

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可是楚琳琅还是一眼认出,那个目光微微有些呆滞的女子, 正是隔壁的疯女人温氏!

看来她这些年受到的照顾还算妥帖, 看那样子,虽然照比记忆中的女子有些变化, 可是脸颊丰韵了许多, 看上去仿佛并没有太过衰老。

楚琳琅不动声色收回目光, 冲着管事笑道:“若是短缺了什么东西,尽管开口,我们出门在外, 都不容易, 彼此照应些也是应该的!”

琳琅笑起来向来甜美可人, 那管事本觉得她话多聒噪,心里有些不耐烦, 可被她如此甜美的微笑感染了几分,微微缓下了脸, 先道了声谢。

楚琳琅不急不缓地往回走, 直到入了自己的营帐, 才快速绕到马车旁,小声同七爷说自己方才的发现。

饶是七爷一向木着脸儿,这次脸色也微微变了变,紧声问:“你确定没有看错?”

说着,他腾得起身,要去确认。

琳琅连忙拉住了他衣襟,低声道:“他们人多,而且个个都不是善茬子,您就算武艺高强,也要稳妥些……”

七爷知道琳琅说得有道理,他想了想,低声道:“这里是两州交界,三不管的地界,只怕找官府援兵也来不及。不能跟他们硬碰硬,那就只能智取了……”

楚琳琅点了点头,也压低声音道:“那帮子人都是中原人士,看他们应该是和那些逃难的难民一样,从北地过来避祸的。只是若是杨毅安排温氏来此,难道在西北有什么能落脚的地方吗?”

隋七爷想了想,低声道:“杨毅年轻时走南闯北,在西北也从过军,还真有些过命的友人,许是暗中跟旧友联系,安置温氏吧。”

楚琳琅点了点头,略微紧张地咬了咬指甲。若是这样,真不能再拖延。

西北民风彪悍,杨毅能放心托付的朋友肯定也不好相与。若等他们跟地头强龙汇合,再想救人就难如登天了!

想到这,她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备下的好物。

自从绿洲遇险之后,楚琳琅也算是充分认识到了江湖险恶,那种被人举着刀在后面追撵的滋味尤其不好受。

所以这次楚琳琅可特意去药铺,抓了好几包一般地方买不到的药粉。

想到这,楚琳琅让冬雪从车上拿了一包,递给七爷:“这里是郎中给伤者止痛麻痹用的醉心散,是曼陀罗花搭配几种药材调配而成的,若让他们吃下去,行事就方便许多了。”

这东西若是剂量得宜,能放倒一匹高头大马,若是给那些人吃下,待他们毫无知觉,就可以安稳将温氏带走了。

七爷掂量了一下药包,问琳琅:“你试过药性吗?”

楚琳琅赶紧点了点头,这是用来保命的,她买来就试了。的确很灵验,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放倒好几条狗子,灌了甘草汤才能解药性清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