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青云妻上 第2节(2 / 3)

加入书签

“等我们干完农活从地里回来,却发现平常早该做好的晚饭也没有做,家里冷锅冷灶的,我们还以为是三丫这丫头玩野了,饭都忘记做了。然后我媳妇就先做了饭,准备等三丫回来再好好教训她,可谁知等到晚饭烧好了也不见人回来,我们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就全村去找,但怎么也没找到,我们还以为这孩子偷跑去她姥娘家了,原打算今天去孩子她姥娘家找找,哪知道今天却被人发现孩子死在了河里。”沈大庄说着又抽泣起来,再也说不下去了。

封上上道:“大人,从尸体上看,孩子是在昨天下午那段时间遇害的。”死亡时间和消失时间对的上。

应青云又问沈大庄:“家里其他孩子呢?”

沈大庄吸了吸鼻子又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孩子她姥娘要过寿,我就让前头两个孩子先去给帮帮忙,只留了三丫在家干活,准备等过寿那天再带着她一起去,这孩子当时就不乐意,也想跟姐姐们一起去,我们没许,哪想到早知道就让她去了,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从中午到晚上你们夫妻俩真的一次都没见过孩子?”

沈大庄摇头,带着哭腔道:“没有,我午饭后稍微眯了一会就去下地了,到晚上才回来,我媳妇中途回家拿水喝也没见到三丫,还以为她出去玩了,到地里还跟我抱怨说三丫这孩子太贪玩了,哪知道”

应青云沉吟片刻,吩咐一边的吴为道:“你带人去一一询问村中之人,看昨天下午是否有人听到过什么动静,如孩子的哭喊声等。再询问是否有人见过三丫,记住,每个人都要问,不可有遗漏。”

“是,大人。”吴为领命而去,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后带着三个村民回来,对应青云道:“大人,村里的人都询问了一遍,除了老人孩子,昨天下午村民们基本都下田了,但在家里的老人孩子也没听到过什么动静,至于是否见过三丫,只有我身后这几个人说昨天下午见到过。”

他回身对身后的三人道:“你们跟大人说说昨日下午的情况。”

第3章

为首的是村里的一个老婆婆,她颤颤巍巍地道:“回禀大人,我是昨天午后看到的三丫,当时我在菜园子里浇水,然后就看到三丫蹦蹦跳跳地往村头跑,我还以为她是去玩呢。”

“大概什么时辰?”

“我是睡醒后去浇水的,大概是未时三刻左右。”

“那你看到她回来了吗?”

老婆婆摇摇头,“之后就没见到三丫了。”

再问不出其他,应青云又看向老婆婆旁边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你们是何时看到三丫的?”

小男孩六七岁的样子,有点害怕应青云,往老婆婆身后缩了缩才小声回道:“下午我们在村头的大树下玩,三丫从旁边走了过去,我叫她一起玩,她却不愿意,说要回家去。”

旁边的小女孩点头附和。

“当时是什么时辰?”

小孩摇摇头,“不、不知道。”

孩子玩起来的确不会在意时辰,这也正常。

“当时三丫看着有什么与平时不同之处吗?或者有何不正常之处?”这话是对老婆婆还有两个孩子同时问的。

老婆婆想了想,摇了摇头,“那孩子看着跟平常差不多,要非说有什么不一样,瞧着好像格外高兴些。”

小男孩在旁边点头,“对对,当时三丫笑得很开心,好像遇到什么好事了似的。”

高兴?为何高兴?

就在众人思索之时,在一旁的小女孩突然道:“三丫手里有糖,我看见了。”

“糖?”应青云与封上上的目光同时一动,并不因为这一不足为奇的话而觉普通平常。

封上上有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村子里的情况,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农家孩子跟现代的孩子可不同,村民们过日子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个花,更不可能舍得给孩子钱买糖吃,因此村里孩子们很少有零嘴吃,糖更是稀罕物,除了过年或者村里哪家办喜事,平时根本吃不到糖。

那三丫的糖是哪来的?

两人望向沈大庄,沈大庄也觉奇怪,“我家里没糖啊,三丫怎么会有糖?难不成是谁给她的?”

吴为闻言,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不由脱口说道:“大人,会不会是谁给了三丫糖,然后把她诱骗了,再借机下了杀手?”

其他衙役们也是眼睛一亮,觉得吴为的这个说法很有可能,糖是最能哄骗小孩子的。

沈大庄却悲切地摇头,接受不来这个说法,哽咽道:“可是我家三丫那么小,平常都很少出村子,又跟别人无冤无仇的,好好的谁会杀她?”

吴为:“那你们家平时与谁结过仇吗?或者闹过什么矛盾?”说不准就是仇家怀恨在心故意挑孩子下手以泄愤。

“这这这不可能的。”沈大庄边摇头边着急道:“我们一家与村里人相处的还成,没什么大仇大恨,就算有也就是些村中妇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拌嘴而已,村里的婆娘经常为点小事拌嘴吵架,但不至于杀人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