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66节(2 / 3)

加入书签

秧宝跟童永安挥手告别。

颜东铮先一步下?去,窗户打?开?,沐卉抱起竹筐,从窗户递出,颜东铮在外面接。

懿洋和?竟革则将一个个竹筐、麻袋推到妈妈脚边。

秧宝帮不了忙,背着书包等在一旁。

“东铮!”颜明知好不容易挤过人群,找到车厢所在位置,看着窗下?埋头接放东西的高大身影,松了口气,还好没有错过。

颜东铮回头,父子俩相互打?量了眼,颜明知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壮了,高了。”

当年离开?时,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瘦条条如青竹一根,再回来已是而立之年,娶妻生子,肩上扛着养家护口的重?担。

“爸!”

颜明知眼眶发酸:“诶。”

颜东铮抬手一指:“给您介绍一下?,沐卉,她旁边是老大懿洋,老二竟革,后面冒着小脑袋的是秧宝。”

母子四人挤在窗前,齐齐冲他挥手,笑容灿烂:“爸/爷爷。”

“诶、诶……”颜明知神?情激动地走到窗下?,伸手接过沐卉递来的秧宝,抱着颠了颠,“秧宝有点轻哦,冷不冷?”

秧宝伸手揽着他的脖子,贴了贴脸,咯咯笑道:“不冷,爷爷,你怎么才来呀,我还以为我们?就一家人呢。”

这话说的,颜明知就瞪儿子,肯定以及确定,他从没在孩子面前提过自己,这是多不待见他这个爹啊?

这事没法解释,颜东铮抱下?竟革往他怀里?一塞,让他一下?子抱俩,亲热去吧。

第42章

颜明知来时叫了两?辆三轮车, 只是他走得太?快太?急将两名车主远远抛在了后面。

等两?人赶来,颜东铮已经从沐卉手里将行李一件件从窗口接出。

东西?太?多,两?辆三轮装不下。颜东铮和懿洋拆开用草席卷着的三轮车架, 找出工具, 飞速组装好, 将剩下的几个竹筐撂放在车上拿麻绳交叉一捆, 一行人这才推着车子, 带着孩子往外走。

颜明知就很好奇,回来怎么还带个又丑又笨重的架子车?

没有上漆, 原木色的车架,配着三个硕大的车轮,可不?就是又笨又丑。

秧宝不?觉得,在她?眼里, 她?的雪糕车蠢萌蠢萌的可爱极了。

“爷爷,这是我的雪糕车, 好看吧?大哥和子瑜哥哥帮我做的。”秧宝挺着小肚子,一脸骄傲。

“你大哥做的?”颜明知仔细打量着原木色的车架,秧宝不?说,他还以?为请的老木工师傅做的呢, 全车上下没有用一个铁钉,用的最古老的榫卯工艺, “懿洋拜师了?”

颜懿洋摇摇头:“车架不?是我做的, 我就帮着改了下车轮。”

颜明知扫眼车轮,这才发现三个轮子是用旧汽车轮子改造的, 比原有的轮子看着要?小两?个号。

“明年?懿洋读二年?级吧?”颜明知看向儿子。

颜东铮略一犹豫, 还是说了实话:“他已经自学完高中课程。”

颜明知:“……”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三个子女外带老大家的两?个孙子, 老二家的一个外孙女,就没有一个会读书的。哦,老三除外,十?来年?后,开窍了。

“竟革、秧宝呢?”颜明知一脸期盼地看向儿子。

颜东铮瞅眼坐在自家三车轮上,努力蹬着脚踏的竟革,在他爸怀里一脸懵懂的秧宝,轻咳了声:“竟革好动,秧宝爱花。”

听明白了吧,那就是俩普通孩子,别期望太?高。

秧宝附和地点?点?头,给?爷爷看她?头上戴的山茶花,回来时去山边采的,装在竹筒里拿水养着,早上看还开得很好,懿洋帮她?扎小辫时,揪了两?朵给?她?戴在头上。

颜明知方才没细看,还以?为是塑料花呢。

“我还带回来两?盆快开的山茶。爷爷,咱家有院子吗?”

“咱不?在沪市长住,先?养在盆里,等到了京市爷爷给?秧宝买一个带院子的宅子,爷爷和你一起把?它们种在院子里好不?好?”

“好呀、好呀,那爷爷你一定要?买一个超大超大的院子,我要?种好多好多的花。花种我都带来了,哦,还有西?瓜种、南瓜种、番茄、茄子、四季豆……”

颜明知就一边听着孙女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对院子的规划,一边思索着这么大的院子买在哪好?

颜东铮原是打算就近找个招待所住的,这不?是没想到颜明知会过来接,遂出了车站,他就问?了句:“家里有地方给?我们住吗?”

颜明知瞪他:“我是多窝囊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回来,连个住处都给?你们置办不?来?”

颜东铮挑眉:“哦,给?我们专门置了宅子?”

颜明知不?自在地咳了声:“早年?攒了点?钱,那时房子还没有现在这么紧张,有个朋友出国,就把?他家的一桩花园洋房卖给?我了。你妈他们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