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47节(2 / 3)

加入书签

?忘找颜东铮要锦旗:“给我,我要拿回去,挂在办公室里,让每一位来咱们连队的客人都看看,我们不?缺英雄……”

颜东铮伸手扶住他,问?走路也有些?摇晃的营长?:“你怎么来的?开车了吗?”

营长?摆摆手:“你先把他扶回去吧,我看看孩子们做的玩具。”方才,张志用和方宜年说什么应用器,他听得稀里糊涂的,却也明白一样事,颜东铮家这个?大儿子,智商、动手能力真不?低。

听小韩说,小学的课程都自学完了。

农场没有办初中,孩子再留下来可就耽误了。

“沐知青,”营长?朝沐卉招了招手,“你过来,咱俩说说话。”

沐卉抱着有些?想睡的秧宝在他对面坐下:“营长?你说。”

“高考你有几分把握?”

“这个?……”沐卉挠挠头,“我报的是美院,当时?想的是美院分数低,现在我才发现我画画不?行。”

营长?:“美院……绘画会提前考,两场,一场通不?过,后面的文考你都不?用参加了。沐知青啊,你当时?怎么想的?不?会画画,你还敢报美院?”

第33章

营长帮沐卉找了个美术老师, 水稻连的女拖拉机手?,京市来的知青于晓丽。

她妈是京市师范附中的美术老师,她自?小跟妈妈学?画。

据她说, 从育红班起, 她的美术成绩就没下过五分。小学曾数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小学?绘画比赛, 分别得?过一等奖、二等奖, 其中一副《小猫图》因为画的好, 还被老师推荐给儿童画报参赛,拿了个优秀作品奖。

中学那会儿正是运·动最火热的时候, 她因人物、动物、花卉画的好,经常被拉去给大批判专栏画刊头等。

被营长叫人从水稻连找来,她抱了很多自?己?这些年收集的美术书?籍、资料和?专门订阅的美术杂志,还有厚厚的八本练习册。

有静物素描, 有活灵活现的动物水彩,也有一页页速写, 如:一丛凤尾竹,几株芭蕉,一片山茶和?刚来时知青们自?己?建的茅草屋,扎的篾笆墙, 做的竹床等等。

秧宝最喜欢一副《小猫图》水彩,毛葺葺地小花猫从草丛里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那种懵懂、害怕的表情, 让人心生怜爱,好想伸手?将它捧在手?心。

“晓丽姐, 这是你养的吗?好可爱哦!”

“它啊, 是我们连队的看家猫,我们给它取名‘胖子’, 这是它小时候,现在它可不长这样。”于晓丽一把抱起秧宝,将她放坐在自?己?腿上,刷刷翻过练习册,最后一指,“呐,肥吧?”

秧宝扒着画册,看看先前的小猫,再看看眼前这副,不敢置信地张大了嘴巴:“好大好肥!”胖胖的猫卧在知青宿舍门前,圆圆的一团,看不到脖子、腿。

于晓丽哼了声:“胆子贼大!”也聪明,会用尾巴去水塘钓鱼吃。

于晓丽性子活泼,不是个坐得?住的,她教学?也不拘泥于在某个地方或是用某一物什?。

第?二天上课,静物素描。

一早背着竹篓就来了,没进屋,大手?一挥,走吧,进山,咱寻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画画去。

进山哟,秧宝不愿跟爸爸去学?校上课了,挣扎着从他怀里的下来,过去牵住于晓丽的手?。

老二连忙过去拉住妹妹的另一只手?。

颜懿洋瞅眼昨晚没走,在自?家小客厅打地铺的苏子瑜,正想今天怎么打发他呢,就听于晓丽回头喊道:“你俩磨蹭什?么,还不走。”

行吧,进山走走,转移一下苏子瑜的注意力,免得?被他缠着问今天改造什?么。

哪有什?么东西给他改造。

沐卉挑挑眉,这教学?她喜欢。

进屋将袖箭扣在腕上,竹筒里灌上热水,拎上两包点心往竹篓里一放,拿上弓/弩、草帽,背上竹篓快步跟上。

颜东铮不放心,叮嘱道:“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沐卉袖子往上一捋,露出袖箭朝他晃了晃。

昨天下雨了,从下午三四点直下到半夜,隔壁的陈乐山说,这将是今年最后一场雨,接下来将有三四个月,进入旱季。

一行人,只秧宝穿了双小布鞋,其他人穿的全是草鞋,苏子瑜穿的是懿洋的旧草鞋。

沐卉快走几步,弯腰将秧宝抱起,给她和?老二戴上草帽。

树上、草丛一片水湿。

风一吹直往下滴水。

家里统共两顶草帽,只能?给两个小的用了。

颜懿洋带着苏子瑜各拽了两片芭蕉叶,三折两折叠了四顶帽子,他和?苏子瑜各戴一顶,另两顶递给了沐卉和?于晓丽。

经过开垦的橡胶田,穿过芭蕉林、杂木丛、浓密的茅草地,几人的外套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滴落的水珠打湿了。

山里水塘边,寻了片空旷处,于晓丽将路上拽的芭蕉叶往青石上一放,摆上带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