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21节(5 / 5)

加入书签

是客观,而是偏爱。尽管那时候她完全没有理由偏爱于戡,她想到他的名字都会不舒服。那时她一点儿都不在意于戡会不会知道。

谭幼瑾没有笑纳表姐的赞美,她不觉得自己对米怡的帮助有多大,归根结底还是靠的她自己。

谭幼瑾不接茬,表姐只好再挑起话题,在思索后特意为两个人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幼瑾也是十六岁读的本科。”

谭幼瑾这时才意识到为什么同桌大都是亲戚,却给她身旁安排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不过周主任明显失策了,这男人明显对她不感兴趣。

谭幼瑾笑着强调了一下不同:“我不过是因为上学早。”而不是跳了级,这是她和旁边男人的区别。她早上学并没有任何优越感,因为年纪小晚熟,前几年时常有被同学智商碾压的感觉,觉得别人怎么好像什么都比自己懂得多。近些年倒越来越自信,虽然晚熟,到底是一点点熟了,以前不懂的现在也大半懂了,于是觉得很多事情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她这点诚实让旁边的男人觉得她在示弱挑起话题。沈宁攀觉得这种场合再冷淡下去多少打击谭幼瑾作为女性的自尊心,出于礼貌,他主动跟她聊了起来。

他以为谭幼瑾是个健谈的女人——不同于一般女人,喜欢给男人上课的那种女人。一句话能招来她许多单方面输出,不给人插嘴的余地。这聊天比他想象得要好许多。

谭幼瑾就这么听着旁边的人说话,偶尔说上几句,作为回应,并不喧宾夺主。现在在工作之外,她很少有强烈的表达欲。上课掏出她的所知所学所想是她的本分,学生即使只为了拿一个好分数,也会努力理解她,彼此都得到了想要的。除此之外,她还想要说的话都录在了音频课和她的电影专栏里,为她赚取生活费用。在生活里,旺盛的表达欲可能并不会获得理解,还会招致误会。

以前的于戡好像是个例外,他在身边的时候,偶尔会有一种想把她所知道的一股脑儿倒给他的感觉,语速也比平常快很多。当初谣言传出来的时候,她自认问心无愧,却很难解释她的表达欲何以会倾泻给一个比她小得多的异性,明明也不是没有同龄人可供交流。真实的理由很难对外人言,他把她拉回到了她的少年时代,像她年少时的一个朋友,她那时拥有一生中最丰沛的表达欲望,可实在没有表达对象。正好遇到他,所以报复性地发泄。像是弥补过往的一个遗憾。

这个理由说出去,对她老师形象的杀伤力,未必会比谣言小。这几年谭幼瑾在咖啡厅遇见男人给年轻女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他的人生理论,免费传道授业解惑,经常会觉得尴尬,甚至耳根一阵发烫,心里想当初于戡听她说话,不会就现在这感觉吧。在她心里当然是不同的,但表象好像没什么区别。

于戡结束了他的拍摄,打开手机,发现有他爸于总的未接电话。

这两年“小于”终于进化成了“于总”,顺带着也有了一些做父亲的自觉,不忍心看儿子走弯路,想要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