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41节(2 / 3)

加入书签

谦让兄长,如?果?凭着自己的本事拿到,谁也说不了什么?,更不必谦让。想到这里,罗恒睿攥紧了笔杆,决心要写好,写的出彩。

想要出彩,必然不能重复那些?陈词滥调,罗恒睿咬着下唇再三?思索,脑子飞速转动,思考该怎么?破题。破题,破题有了!

罗恒睿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终于开始下笔写了起来,他打算写如?何?通过多组建商队来提高农作物价格,借此来改善种地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是农作物卖不上价格,而是没人?买,如?能将甲地的丰富物产运送到贫瘠乙地,不就两厢便?宜嘛?罗恒睿越想越觉得有理,洒洒洋洋的写了很多相关措施和应对办法,把能够想到的漏洞都补上了。

这样的想法就算占不到最优,至少也能算是上等?。

而宋朗旭环视了一圈临时同窗们?,忍不住哀叹,这不命题的作文比命题作文还难写,完全不亚于五彩斑斓的黑啊!命题至少还有个谱,不命题那就犹如?脱缰野马,跑到哪儿算哪儿了。

他到底写什么?好呢?

想来想去,宋朗旭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看到蒋学文信笔由缰,猜他八成在放飞自我,心一横也打算放飞,贴合着主题写点什么?。如?果?要说贴合主题,莫过于悯农了。这个话题虽然老生常谈,但是不至于完全不给分,而且相信凭着他的见多识广,不写得人?潸然泪下不算完。

宋朗旭组织好语言,提笔就写,他写着写着虽然顺畅,却总觉得没有挠到痒痒处,好像隔着一层薄纱能隐隐看到后面的风景,却始终朦朦胧胧看不真切,还引人?想要看了再看。

他不得不停下笔思索,读一读已经写完的文章,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思维好像一团麻线,露出线头?等?着他一扯。

他顺着这条思路一走,脑中突然闪过一道闪光,突然明?白了他该写什么?!刚才的一切所思所想都太过浅薄,只看到最表面的现?象,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到最底层的逻辑。但到底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他不自觉就开始写了起来。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都是农业大国,不仅是因?为土地的限制,还因?为农业对劳动力的强捆绑性,一个壮劳动力纯依靠劳力能耕种多少田地?大约四到五亩,而如?今亩产量才一百多斤,壮劳力除了自己之外,才堪堪养活另外一个人?,又哪儿来的余地发展其余的产业。

而农业又是百业之本,不论哪一项产业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不然原材料从哪儿来?农业作为金字塔的底层,占据最大比例,也承托起整个社会的发展。

现?代已经能够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来提高耕种效率,让被解绑的劳动力能够被安排到各行各业,这才会有繁荣的产业链。而在不够发达的封建时代,就只能重视农业,先满足温饱。

士农工商,他此刻才算是明?白为何?这样排序。

宋朗旭越写思路越开阔,让他思如?泉涌不停往外冒,根本停不下来,他有很多很多想要说的东西,借助他的笔端流淌到纸面上,直到有人?敲了敲他的桌面,示意他停下笔。

“还差,还差一点!”他不由得出声?恳求,他还没写完!他还没有倾诉尽心头?所想!

但是时间?到了就是到了,不允许说情或者宽容,收卷小厮没有退让,宋朗旭只好停笔,巴巴看着别?人?把稿纸收走了。

唉!灵感一旦断了,再想续起来就难了,宋朗旭拼命在心底回忆刚才想了什么?,努力记忆,难免显的反应慢些?。

蒋学文有些?若有所思,直到被宋朗旭喊了一声?才回过神来,他长吁一口气?,“吓我一跳。”

“答的怎么?样?怎么?魂不守舍的。”

“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今儿答的比以往顺利,更不会憋半天写不出来。”蒋学文答道。

“这就是切身经历,真情实感,所以写起来才顺。”宋朗旭说:“看来你是那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类型。有人?能够虚空想象,有人?却要脚踏实地,看来你是后者。”

“是嘛!”虽然还是有点懵懂,但蒋学文觉得这是好话,摸着脑袋傻笑起来。

罗家兄弟互相交流着考后经验,不过不管答的好与不好,就此尘埃落定。

宋朗旭写出心中所想格外舒畅,回家之后又重新写了一遍,续上结尾,几次修改,终于满意地收藏起来。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他写过最满意的,他打算不断加以改进,直到完善。

而曾经蒙在心头?的一层迷雾也渐渐散去,他有了新的目标。从前虽然也读书习字,目的仅仅是为了吃好穿好,让自己及家人?过上好日子。如?今目标修正成,让周围的人?也过上好日子。

至少不能白来一趟,总要留下一点存在的痕迹吧?若干年后,或许能够在史书人?物志上,留下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定下新目标后,宋朗旭豁然开朗。宋宅内,人?人?都能看出二少爷近日心情颇佳,总是面带笑容。

赵管家嘀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