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3节(2 / 3)

加入书签

“无非是出笔银子,今后弟弟就没事了。”

石仲魁立马翻了个白眼,让薛蟠滚回家里,向薛姨妈和宝钗报平安。

薛金平拉着还有些愤愤不平的薛蟠离开,这才抱怨道,“我的大爷啊,这事要是让夏太监知道了,保管他三天两头去你家打秋风,而且说不定还会坏事。”

薛大傻子一愣,“这是为何?”

薛金平无奈的在心里叹息一声,“我猜姑爷的意思是,既然有了西红花的事,皇帝心里对大爷的印象必然会有所改观。

今后要是再做几件让皇帝满意的事,说不得就真能拿回紫薇舍人的官职。

到那时,即便被外界知道了,大爷只需要上下打点一番,金陵那边没那个官员会在这事上为难大爷,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过去了。

犯不着被夏太监知道。

而且等姑爷高中,寻其他理由把那贾雨村治罪,罢官夺爵流放到千里之外后,所有隐患就都消除了。”

薛蟠听完连连点头,但薛金平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一旦薛蟠的身份变成薛虬,薛宝钗必然要为那根本不存在的已死兄长守孝,那婚事的变数就太多了。

第93章 提前进京的薛蝌和薛宝琴

薛金平把薛蟠送回家之后,这才强忍着心里的激动,回家安心等着三天后去工部报道。

有了夏守忠的提携,一般的上司也不会为难他。

再说薛金平自己就是老油条,当然明白上下打点的事。

薛蟠自从上次石仲魁和宝钗的婚事成了,在荣国府听到贾家下人的议论后,就一直想从荣国府搬出去,可贾母、贾赦和贾政,甚至贾珍贾琏反倒不愿意让他走了。

或者说不愿意让薛姨妈和薛宝钗在婚事之前搬走。

可随着石仲魁中举,而且还是解元后,想不走都不可能了。

石仲魁不出错必定会过会试,一旦过了会试,一个进士跑不掉,总不能真的跑去荣国府接亲吧?

到那时,知道的人明白这是和薛宝钗结婚,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他这是和贾家结亲了。

所以即便贾母和贾家几个男丁再不愿意,也没法阻止一心要搬走的薛姨妈。

只不过因为薛蟠用走商的名义,秘密去了金陵,家中没有男丁在,这两个月才一直还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

但薛姨妈和薛宝钗也借着这两个月,让人里里外外的把薛家在京城的一栋宅子打理干净不说,家什等物件也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薛蟠回来,选个好日子搬过去。

而且因为想着以后宝钗回娘家,还有薛蟠去找石仲魁时能离的近一些,选的宅子不是最大、最好,但离石仲魁的宅子走路的话大概也就是一刻钟而已。

这栋宅子虽然也是三进院子,但大小比石仲魁家的小了至少一半以上。

荣国府梨香院。

“哥哥回来了”。

薛蟠一进薛姨妈住的卧房外的正堂里,就见宝钗拉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站起来。

另外一边还有个13、4岁的年轻公子,也忙站起来拱手对薛蟠拱手行礼。

不用说,这兄妹俩肯定是薛蝌和薛宝琴了。

薛姨妈一见薛蟠,就抱怨道,“蟠儿,姑爷寻你去是何事,非得让你家都着就把你叫了去。”

薛宝钗的表情顿时一变,薛蝌和薛宝琴同样站直了身子不敢说话,薛蟠却大大咧咧的走到薛蝌身边,拉着他坐下才说道,“母亲这话说的,当然是正事。”

一听是正事,薛蝌就想避嫌出去。

薛蟠却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兄弟莫怪,今日实在是有些事急,没能带你去见见我那妹夫。

等过几日不忙了,哥哥定然带你上门。”

薛蝌忙行礼回道,“哥哥说的哪里话,小弟又无事,不急的。”

“那不行,这次要不是兄弟,哥哥我的事没那么容易办成。”

薛姨妈和薛宝钗一听,心里顿时一紧。

等薛蟠把这次南下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边,母女俩这才明白,薛蝌为了薛蟠的事,前后花了五千两银子,又放弃了3间铺子的所有权,这才让几个族老同意重修族谱。

承认薛蟠有个双生兄弟,也在族谱上写下了薛虬这个人不说,还改名为薛蟠。

而且薛蟠不能明着出面,甚至露面都难,可以说这次的事情算是薛蝌一个人在跑。

不过这也给了薛蟠时间和精力,去收集贾雨村的把柄。

但这事其实差不多也是薛金平在做。

事情搞定了之后,薛蟠才知道薛蝌前后损失了1万多两银子。

过意不去的薛蟠,干脆邀请没了父母的薛蝌和薛宝琴跟着自己上京,免得因为露了富,再待在金陵被同族和外人盯上了。

薛蝌和宝琴当然愿意,毕竟两人一个才14岁一个11岁。

之前几年没被同族夺了家业,主要还是因为薛蟠的亲舅是王子腾,姨夫是荣国府二老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