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32节(3 / 3)

加入书签

一般农家不会养,也承担不了失败的风险。

而且此法是学生从古籍上看到和做了一些改进而来,不仅需要时间检验是否合理,以免好心做了坏事。

也非是学生不愿尽全功,学生也清贫过,深知对寻常家中只有亩田地的农户来说,遵循旧例、按部就班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所以学生并未声张,只想着在此地成功了,今后像家中先辈经营有道,留下百亩、千亩家资的士绅者,用几亩地试验一番,即便减产影响也不大。

而且想稻田养鱼,本身就需要充足的水源,此法一开始就排除了北方8成以上的田地。

但一旦此法可行,学生认为天下众多乡绅,会更愿意出钱修缮沟渠,造福乡里。

而最适合推广的南方一旦也盛行起来,每年为朝廷增加几十万石的粮食,还是不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