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92节(2 / 3)

加入书签

刘欣雨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打开衣柜,衣柜里多了两身新衣服,不用想也知道那是陈招娣特地给她做的,眼窝不由微微有些发热。

打开刘青松早一步送进睡房的行李,将带回来的衣服一件件在衣柜里放好,从中挑出换洗的衣服,这时陈招娣已经在外面催她了:“欣雨,你二婶已经帮你把水弄好了,赶紧去洗吧。”

刘欣雨打小就爱干净,以前吧,陈招娣总说刘欣雨矫情,现在应该是习以为常了吧。

虽然昨天在机械厂的招待所洗过澡,但是一夜的火车依然让刘欣雨觉得浑身发酸发臭,就算陈招娣不提,她也是要烧水洗澡的。

等刘欣雨一身清爽出来,陈招娣已经做好了面条。

正宗的手擀面,应该是王三妹揉的面。

她劲大,面条十分劲道,面上的浇头是刘欣雨最爱的黄鳝丝。

吃着陈招娣和王三妹做的黄鳝面,刘欣雨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生日那天吃的黄鳝面,尽管味道没有家里的好吃,但是张洪亮的用心直到现在只要想起就让刘欣雨的心里微微有些感动。

等最后一片香瓜咽下肚,刘欣雨好像有些吃撑了。

站起来在院子里到处走了走,这才发现今年的葡萄似乎比往年结得少而且个头也小些,想到陈招娣曾经说过今年雨水少的话,葡萄结的少而小也就说得通了。

伸手摘了颗已经开始发紫的葡萄用手轻轻擦了擦,直接丢进嘴里,刘欣雨微微有些陶醉。

尽管葡萄比往年要小,葡萄的口感依然是极好的。

“对了,奶,建新他们呢?”刘欣雨回到堂屋坐下,伸手拿过一只双肩包半成品,拿起桌上的小剪刀一边修剪一边问道。

陈招娣将刚缝好的半成品从缝纫机上拿下来,抬起头来看了眼外面道:“跟着方明去县城了。”

“去县城?跟着方明?”刘欣雨惊讶地问道。

陈招娣点头道:“可不,一大早就走了,赶的应该是头班车。”

他们到县城干什么去了啊,还有方明现在又在干什么?

不等刘欣雨开口问,陈招娣和王三妹已经你一言我一语地为刘欣雨释疑。

方明果然是个人才!

虽然刘欣雨去京城上学了,但是他的珠花和手钏生意一直没停过。

方明现在卖的珠花和手钏,都是方静做的。

虽然花样不如刘欣雨的多,也很难有新花样,但是胜在稀罕,因此生意还算不错。

靠着姐弟俩的勤劳,方家的日子总算是过起来了。

现在连病怏怏的方母也能帮着方静打打下手串串珠子。

方家姐弟并没有因为刘欣雨去了京城就与刘家疏远了,清明送清果端午送粽子,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吃食,两家却越走越近,甚至比蒋家这门正经的亲戚还要更亲近些。

走动多了方明发现陈招娣会踩缝纫机,于是就与陈招娣商量能不能试着做些双肩包。

之前刘欣雨在家的时候,他卖过好几个双肩包,比卖珠花挣钱多了。

陈招娣不会裁剪,当然不可能答应。

方明也不气馁,他本就是脸上胆大而且很有想法的人,干脆让方静试着裁剪。

没有人教,方明就把用来背着卖货双肩包拆开给方静做样子,先用破衣服试着裁剪,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就这样硬是逼着方静把双肩包的裁剪给整明白了。

最近这两个月,方静裁剪,陈招娣和王三妹做包,方明则负责卖包,两家合作,利润平分,还真是让他们赚了不少钱。

学校放假以后,刘新尧天天闹着要跟方明去县城玩。

陈招娣不放心就让刘新建陪着一起去,后来干脆让刘新菊也县城见见世面。

这一波神操作,听得刘欣雨既惊讶又不得不佩服。

刚才看到陈招娣在做双肩包,还以为陈招娣或者王三妹学会裁剪了呢,原来是方静自学成才。

第162章 的确不讨厌

“方静聪明能干也十分孝顺,可惜奶没有年龄相当的孙子,要不非得把她娶进门来当孙媳妇不可。”陈招娣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与刘欣雨说着话,说到最后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

没想到陈招娣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刘欣雨不由莞尔:“奶,要不认个干孙女?”

陈招娣对着刘欣雨翻了个白眼,她已经有两个孙女了,认干孙女干啥?

祖孙俩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了张洪亮的声音:“爷爷,您快坐着别动。我把酒给欣雨送过来。这是欣雨特地给您和二叔买的。”

刘欣雨连忙站起来迎出门去,见张洪亮已经把酒放在石桌上,正扶着刘厚兴让他重新坐下。

“欣雨啊,井里吊篮里还有香瓜,快去切两个给洪亮尝尝。”陈招娣也放下手中的活,跟着从堂屋出来,一边与张洪亮打招呼,一边吩咐刘欣雨去切瓜。

刘欣雨只得收住脚步转身往井边去。

井里一共湃了七八的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