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猴赛雷 第47节(2 / 3)

加入书签

这可是要命的海-外-关-系,这些个村民们难道不害怕么?非但没有遮遮掩掩,反而还明目张胆地,恨不得昭告天下,这不是在找死么?!

对于李蓁蓁的这个疑问,王丽梅解释说:“怕什么呀?这有什么好怕的?我敢说整个莞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关-系,法不责众呗。你才刚来到这里,还不知道呢,在我们莞县呀,只要有谁家的亲人成功去了香江,这户人家就要设宴庆祝,这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等到了村民设宴的这一天,李蓁蓁和其他的知青也都来了。

说是宴席,但是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就是一些咸水花生和炒瓜子,都是村民们在自家的自留地上种出来的,除此之外,也就是一些糖果了。

但是就算是这样,前来赴宴的其他村民们都高高兴兴地,大家都兴奋地说:

“哎呀呀,恭喜了恭喜了,我也过来沾沾喜气!”

“恭喜恭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这些设宴的村民们都觉得脸上有光,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大喜事。

李蓁蓁在这些前来赴宴的村民当中,居然还看到了大队长侯大勇!

侯大勇也跟其他前来赴宴的村民们没有什么两样,欢笑着捏起了几个咸水花生,喜滋滋地说:“恭喜了,我过来沾沾喜气!”

说是宴席,其实更像是一个茶话会。

主家提供了花生、瓜子和糖果,又准备了很多个大碗,给前来赴宴的人都倒上了一碗白开水,大家纷纷围坐在晒谷场上,就这样边吃边聊了起来。

有一个村民拉着其中一个主人说:“哈哈哈,老哥,你可真有福气!等你们家铁蛋在香江那边赚了钱,给你寄回来,你以后可就享福喽!我真羡慕你呀!”

这个主人说:“羡慕我干什么,你也赶紧催着你们家柱子,让他多去大水库里面练一练,赶明儿也去香江,你不也可以享福了嘛?”

这个村民高兴地说:“说得好!老哥,就应该听你的!我今天回去之后,就让我们家柱子去好好练习游泳,他要是敢不听话,看我不打死他!”

旁边有村民也在感慨地说:“香江好啊,香江好。我听人家说了,香江那边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那大马路都比我们的家里还要干净!香江人可从来没有挨过饿!”

“没错没错!我也听说了,这到了晚上啊,哎呀妈-呀,到处都是灯火通明的,别提多亮堂了!”

“是啊,要不大家怎么都想着要过去那边呢。”

“不行!我回去之后,也得督促我家的儿子,让他给我好好地练习游泳!”

“对对对,你说的对!我也要让我的儿子去好好地练一练!”

这次赴宴,给李蓁蓁的感触极大,她没有想到原来铁场村生产队是这个样子的,村民们看待香江,又是那么的羡慕和向往,这不由得让她想起了很多……

到了2月底的时候,岭南的天气就已经变得很暖和了。

在这个时候,铁场村生产队经过了开会讨论,决定要到附近的森林里去打猎,希望能够在开春之前,抓捕到一些猎物,给村里人好好地补一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攒攒力气。

到了这一天,整个生产队几乎男女老少都全部出动了,大家只要一想到马上就要有肉吃了,都异常兴奋。

民兵们都带上了枪,其他有枪的村民们,也把自家的枪都给扛上了,另外一些没有枪的村民,也纷纷带了锄头和镰刀,就准备到了山里大干一场。

这样的盛况,知青们又怎么能不去好好地凑凑热闹呢?

李蓁蓁跟着知青们,也走在了上山的路上。

说到这铁场村生产队附近的山林,那可是苍苍莽莽,连绵不绝的一大片,全部都是原始森林。

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越王岭”。

李蓁蓁一边走着山路,一边跟知青们打听了起来。

李蓁蓁好奇地问:“张远,你知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做越王岭?”

张远想了想,和煦地说:“嗯,这应该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了。传说中,铁场村后面的这一片山,曾经出过一个修仙得道的高人,这个高人,我估计他的名字应该就叫做越王,据说他为了住在附近的村民们做过很多的好事,为了纪念他,人们才把这里叫做越王岭。”

李蓁蓁将信将疑地说:“是吗?我怎么感觉这个传说很不靠谱的样子。”

王丽梅也附和着说:“就是就是,要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怎么不见历史上有他的记载呀?”

旁边的刘建刚听到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没有记载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也许真正的高人都是淡泊名利的,所以才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关于他的记载。”

这时候,张远好像想起了什么,补充说:“你们还记不记得村子里的那口井?”

李蓁蓁疑惑不解地说:“当然记得,我昨天还去那里打过水呢。”

王丽梅心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