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187节(2 / 3)

加入书签

“哦?!都来了?”

张婴眼前一亮,儒生在泰山封禅这事上,也算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难道他们过来是为了泰山封禅的事?“走走走!看看他们吵起来没有。”

章邯身体一个踉跄,哭笑不得道:“怎么可能。”

张婴嘿嘿一笑,道:“快带我去。”

两人快步来到中央最大的营地王帐,有赵文在前引路,章邯得幸也跟着一起进去。

远远看着,王帐之内灯火通明,人头密集窜动。

赵文一帐门。

张婴只觉得一股嘈杂的音浪夹杂着羊羹汤的膻味扑面而来,他扯住章邯的辫子,忽然不怎么想进去。奈何嬴政一眼就瞄到他,亲自起身走了过来。

皇帝一动,原本还稍显嘈杂的王帐骤然安静。

百来号人的视线都随着嬴政的步伐而移动,慢慢聚焦在帐门前的张婴身上。

章邯被盯得不自然地微微垂头。

趴在他肩膀的张婴倒是一脸淡定,还主动向嬴政笑眯眯地伸出手道:“仲父!之前为何不等阿婴。”

嬴政没有答,他将张婴抱起,见对方因一点轻微碰触而疼得脸都皱起来。

嬴政看向赵文:“太医令何在?”

“回陛下,刚从太医令那回来。”赵文毕恭毕敬地上前,“奴再给婴小郎君揉揉,散淤。”

“不了不了!我好了!”

张婴

连连摇头,被揉淤青可比现在痛苦多了。

嬴政抱着张婴往原来的位置上走,并且示意其他人继续奏对,张婴探头瞅着许多明显是儒生弟子的人,他忍不住低声问嬴,道:“仲父,是在商议封禅吗?”

嬴政轻轻挑眉,摇了摇头,道:“谁与你说的。”

张婴闻言一愣,喊儒生过来不为封禅能为什么?

紧接着,他看见李斯起身开口道:“此言差矣……六国余孽又岂能知晓天事,代表天意,他们若真知,也不会堕为野人。谣言这等鼠辈伎俩,堵不如疏,他们喜欢造谣,我们正好能让黔首看看随意造谣会有何等耻辱的下场。”

冯去疾也跟着起来说:“陛下一直信重儒生,信任东郡诸县,但老夫想着,既然六国余孽的事发生在东郡县,让诸位亲自参与破此谣言,日后也能安心入睡。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做。”

随着其他几位朝臣也依次起身开口,其他儒生纷纷点头应好。

张婴才听明白,原来还是为了之前‘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事。

朝臣们让这些儒生们编撰一首与这事争锋相对的诗谣,命他们广泛传唱,除此之外还有让他们配合搜寻六国余孽等的收尾事项。

张婴听了会打了个哈欠,没有瓜看,他想回去睡觉了。

在他即将提议离开时,忽然有儒生起身,拱手道:“陛下,敢问陛下之后可是要去泰山封禅?”

张婴浑身一个激灵,目光灼灼,来了来了瓜来了!

嬴政原本不打算搭理,但他的余光恰好瞟到猛然精神抖擞的张婴。

顿了顿,嬴政遥遥看向那儒生,微微颌首道:“对。”

那儒生脸上染上一丝潮红,激动道:“陛下,昔日孔夫子也曾亲自来到泰山,追寻封禅之礼。我们儒家对封禅之礼颇有些研究,不知陛下可愿倾听?”

“你说。”

儒生激动道:“泰山是距离上苍最近之处,为了让上苍看到诚意,陛下最好徒步攀爬上泰山。”

“不,我已命人修了栈道。”

嬴政毫不犹豫的回答宛如一泼冷水,儒生的表情一僵顿时有些卡顿,但很快他又重新振作起来。

他笑了笑,拱手道:“陛下若不想徒步也行。但乘坐的马车车轮请务必用蒲草缠住,以免破坏泰山的花草灌木,惹得上苍生气。2”

“不必。”

儒生一哽:……

不说儒生,张婴都察觉出嬴政那种淡到压根无所谓的态度了。

这和记载瓜资料不一样啊。

不是说嬴政会先虚心向儒生们请教如何去泰山封禅,儒生们说了一大堆为难人的提议,之后嬴政不乐意折腾全部否决,然后有儒生憋气了,正好封禅的时候刮风下雨,有儒生跳出来阴阳怪气指责嬴政得罪上苍,再之后就是儒生被打脸……

但看看现在……

儒生的气势百分百被嬴政压制,嬴政只一个轻飘飘的眼神,对方就不自觉地垂眉,不敢说话。

什么某位儒生对嬴政开嘲讽的记录,真的不是在杜撰吗?

张婴正思索着,忽然被嬴政抱起来,对方道:“你又盯着儒生发甚呆?”

“没,没有。仲父!我只是在想封禅礼仪不用参考他们的意见吗?”

嬴政奇怪地看着张婴,道:“你为何认为我参考他们的意见。”

“啊,这……”张婴总不能说从书上看来的,干巴巴道,“他们不是孔子门生么,就儒生……”

嬴政平淡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