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一章 他在等什么?(3 / 4)

加入书签

okie的蛇女,补刀只有184。

落后了足足50多刀!

除此之外,上单的the shy落后了20个刀左右,这个倒不算明显。

但adc方面,李落的霞已经有了无尽。

岚切、火炮、无尽、攻速鞋。

三件套输出装在手。

补刀方面更是来到了恐怖的297个。

但jackeylove的补刀,却仅仅只有209个。

“接近九十个兵的补刀差距……”

娃娃张了张嘴。

哪怕是身为解说的他们,此时也有点迷湖。

峡谷先锋团的时候,双方的补刀差除了jackeylove的下路稍稍落后之外,其他两路都是均势。

甚至于the shy这条路还是优势。

在这期间,两边一直都在接团。

但是每一次接团都不是ig自作多情。

该打的不该打的团,edg也都有在打。

明明双方都在打架,这补刀差是怎么拉开的?

峡谷里出现了灵异事件吗?

在这方面,lck的解说席就清晰很多了。

因为今天的lck解说席除了两位招牌解说之外,还有一位特邀嘉宾,是s5世界赛skt的fvp上单,ar。

当两位lck解说问出同样的问题时,ar先是思索了片刻,随后才徐徐的开口说道:“edg在处理兵线的能力比ig战队强太多了,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看着自家两位解说狐疑的目光,ar解释道:“上单对于兵线的理解要求是非常高的,能不能处理好兵线,是任何一个上单选手都要花费一整个职业生涯去研究的学问。”

“你们仔细回想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次都是ig主动去找机会,但edg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过来迎合ig,兵线一直都占据了他们决策上的最高优先级。”

“每次他们有需要处理兵线的时候,最后的摩擦爆发点都会在那条兵线之上,edg会让打野和辅助过来保护他们需要处理的这条兵线,要么打起来,要么就处理到edg满意为止。”

“所以……双方每一次摩擦过后,你们会发现,edg的选手都是有线可以吃的,他们在接团之前会把兵线处理为回推线的样子,然后接团的时候面对ig的攻势,也一直在以拉扯拖延时间为主。”

“ig有的时候虽然在人头方面收获颇丰,但兵线他们却亏炸了。”

ar分析的同时,眉头不经意间却又紧皱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

其中一名韩国解说若有所思的说道,随后他又问:“接下来双方应该会围绕着大龙团来做文章了,ig的阵容打团能力依旧很强,五千块的经济差距并不能说明edg有绝对的优势,这意味着ig还是有机会赢下来的对吗?”

“说的没错,比拼团战能力的话,个人能力更优秀的一方应该很占优势吧,edg虽然有she选手在,但我觉得ig在顶级操作型选手的数量上还是有领先的。”

另一名解说附和着说道。

然而这位解说的话却让ar脑海中掠过了一道闪电。

“团战能力……个人能力……”

ar的眼前突然亮了。

他勐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确实,如这位解说所说的那般,双方在打团的时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选手个人能力更强的一方会抹平部分经济差距,从而更有优势一些。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是。

但不全是。

身为曾经的顶级上单,ar太清楚一个道理了。

没有选手会不失误。

而一场比赛中,双方团战交锋的次数越多,彼此之间在下一次接团的时候选手们出现失误的概率也就越大。

长期的高强度团战碰撞,会让选手们的精神一点点消耗。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赖操作的选手,反而会被操作上限没那么高的选手抹平差距。

对职业选手来说,因为熟练度足够的缘故,一个英雄的操作通常会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界值。

顶级操作的选手可以把这个临界值提高,达到能让人感到惊叹的程度。

但这种操作,不是每一波都能成功的。

而当该选手频繁的接了团战,打了架时,是很难长期保持十二分临界值的操作的。

再回想一下之前双方产生的碰撞和摩擦。

edg战队这边……似乎……有人在划水?

ar眼皮跳了一下。

印象中,这几波霞都没有再去做极限的操作,而是中规中矩的输出。

有的时候在ar看来,霞如果再像之前峡谷先锋团那样来一波胆大的极限操作,就有机会扭转掉某一波团战的小劣势时,霞也没有选择那么做,而是点到即止,以到线上发育为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