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节(1 / 2)

加入书签

张九龄当时正在当宰相,这人就是写那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人,不仅诗写得好,他还是开元盛世最后的名相。】

【王维写了诗,跟张九龄明志。

张九龄一看,这小伙子文采不错啊!

他于是把王维从小地方捞回了中央,给他谋了一个右拾遗的官职。

这个官职级别不算高,只是个八品官职,但是可以直接觐见天子,权力比较大。】

【可是不久,张九龄被皇帝贬官,王维也受了牵连,被迫出使塞外。】

天空中出现新的画面。王维的演员乘坐单车,在大漠中缓缓移动。

举目张望,大漠中全是黄沙,一眼看不见头。远处的孤烟拿立在天地之间,仿佛将这天地之景切割成两半。

王维就在这黄昏时间,出使塞外。天边鸿雁飞过,留下几缕哀鸣。

王维诗兴大发:≈ot;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清朝文人曹雪芹看到偶像的名篇上榜了,捋着自己的胡子,深深点头,非常激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然是千古奇观了!≈ot;

朋友有些迷茫:“我觉得有点俗,这个直和这个圆,好常见。”

曹雪芹立刻有点不满:“有什么俗的?你能找到比这两个字更好的字吗?”朋友冥思苦想很久之后认输了:“……好像没有。”

曹雪芹指点:“你看上去觉得很俗,其实大俗即大雅,你看上去无理,其实非常有情。

不要太执着于炼字,像王摩诘这样化繁为简也不失为坏处。≈ot;

天幕下,女皇武则天闭上眼眸,默默念着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不上好在哪里,却觉得极好。”

“宋之问,你觉得呢?”

诗人宋之问文采极盛,是御用文人。

宋之问发挥自己的长处,点评道:“大漠孤烟直,这个直突出网扇之美,场景如此兼瑟,下一句却接长河落日圆,温暖的感觉都要溢出来了。

诗人不讲自己的孤独,却处处都在讲孤独,情感藏在景观中,诗佛之称果真贴切。”

女皇武则天望着天幕中玉树临风的演员:“王维这么有才,怎么这么坎坷?”

宋之问做出一副可怜的模样:“有文采的人,命总是很薄的。”

女皇武则天闻言看了一眼他。

女皇非常喜欢文辞,宋之间就是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有一次去洛阳龙门游玩的时候,宋之问答得非常好,女皇还把锦袍送给了他。

宋之问和女皇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混得特别好,为的就是爬上陛下的龙床。

可陛下一直对他爱答不理,除了公事之外没有其他的想法。

宋之问见武则天看向自己,心头怦怦碑跳,难道陛下终于要宠幸他了?武则天却很快收回眼神,宋之问那点小心思,自己能够看懂。

宋之问长得不丑,甚至可以说玉树临风,不过她山珍海味吃惯了,宋之问比张氏兄弟差远了,也没有天幕的演员帅。

唉,还是看看天幕里面王维的演员洗洗眼睛吧。

【王维写了不少边塞诗,又扩宽了题材。

他在外浮沉了几年,终于又被召回了长安。】

【他本来就笃信佛教,性格很佛系,经过这几场政治斗争,原本那些报国热血也渐渐凉了。于是他选择————躺平。】

【他在终南山买了一座大别野。这个地方寸土寸金,放在我们今天来说,相当于买了汤臣一品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别墅的原主人是著名诗人宋之问。王维从他的后人手里,把这座大别墅给买了下来。】

【宋之问写了很多诗,我们一首都不用背,不过他在当时还挺出名的。不过这个名气,有褒义,有贬义。

当时很多人觉得他亲手杀了他的外甥,只是为了夺走一首诗。】

【相传,刘希夷写了一首特别好的诗,给自己的舅舅宋之问看。

宋之问一看,这里面有一句写得太好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他想把作者换成自己,到时候在宴会上献给皇帝,一定能获得奖赏。

刘希夷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是自己舅舅,就答应了。

结果这首诗爆红了,刘希夷心里有点不甘心,于是去找宋之问,想把名字换回来。

宋之间一听,这样的话自己不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吗?所以干脆就用土袋把自己的外甥给活活闷死了。

宋之问是个很传奇的人啊,相传,他还想爬上皇帝的龙床,结果因为口臭被皇帝嫌弃。

这两个故事很神奇,流传度很广,真假不知。】

【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