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节(2 / 2)

加入书签

【牛僧孺李德裕两人位高权重,一派得势,另一派就失势。这两党斗争激烈,不仅在朝堂上斗,还在科举上斗,所有的新科进士都要站队。】

【恩师令狐楚属于牛党,李商隐是他学生,属于他的门人,还靠着令狐楚家的人脉考上进士,自然也属于牛党。】

【令狐家的人是这么认为的,官场是这么认为的,文坛是这么认为的,可偏偏李商隐不这么认为。】

【李商隐非常自信:党争什么东西?能吃吗?我这么一位人才,在哪都能混得开,为什么要给别人贴标签呢?】

【这时,李党向李商隐递来了橄榄枝。】

【身为李党的王茂元:李商隐,你要老婆不要?】

【李商隐于是做了一个让令狐楚儿子们永生无法原谅的决定———他同意了。】

【令狐绚:我父亲尸骨未寒,你就洞房花烛夜去了,从未见过如此卑鄙无耻之徒!】

【李商隐这个人有点像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混不来官场。】

【至于党争为什么这么激烈,原因也非常多。第一,在唐朝晚期,唐太宗留下来的民主制度已经全然崩塌,官僚内部自然而然走向勾心斗角。】

【其次,皇帝权威消散,宦官掌握权力。宦官集团也争权夺利,他们会在政治人物背后下注。所以牛李党争其实也是宦官权势之争的一种表现。】

唐太宗李世民脑子嗡嗡的。

他听出来天幕在夸他,心里高兴,可又没完全高兴。

他在位期间虚心纳谏,风气民主,百官只是智襄库,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知道是哪个孝子贤孙让民主气氛消散,也把决定权交给了官员。

好的不学,全学坏的!

啊啊啊啊,他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重用宦官的子孙和破坏民主的子孙难道是一个人?

他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子孙!

唐武宗李炎眼中含泪,心中默默想:“唉,去哪里都容易,可撼动朋党太难了。李商隐也没有错呀,他只是太天真了。”

“太宗的民主制度,这么称呼倒也贴切……至于这种制度什么时候消散……”

“唉,玄宗皇帝,又是你。”

“你晚期沉迷修道,让杨国忠掌控大权,民主的风气早就丢干净了。”

唐朝的皇帝看着

未来的世界,痛苦得心里发麻。无论是唐玄宗之前的皇帝,还是唐玄宗之后的皇帝,心里都在辱骂唐玄宗。

他能以一己之力让盛世大唐变得苟延残喘,实在是让后代也无法尊敬。

不光是皇帝,连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心中也愤愤不平————长寿的玄宗呵,你的寿命要是给太宗皇帝,该有多好。

倘若这个愿望成真,他们愿意减寿。

不管是喜欢玄宗皇帝的,还是讨厌玄宗皇帝的,都希望他早点死。

大唐人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可笑容是守恒的,只是转移到了其他朝代的人身上。

汉高祖刘邦举起酒杯,不厚道地笑了,有点幸灾乐祸:“啧啧,大唐听起来那么繁华,现在看也就那样嘛,乱得很。连文武大臣都受宦官掌控。≈ot;

吕后冷着脸说道:“你以为汉朝就好了?天幕不是说,东汉宦官势力也很强吗?”

大哥莫笑二哥!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摸摸鼻子,抱着侥幸心理:≈ot;王朝末年都是这个样子,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宦官再厉害,顶多在内部跳跳。≈ot;

≈ot;就像唐朝,宦官也只能废皇帝,难道还能当皇帝不成?外戚都比他们可怕多了。≈ot;

吕后眼中闪过寒芒,隐隐感觉自己被内涵到了。外感说的不就是她家吗?

她说道:“谁说宦官不能当皇帝?收养子不就成了。”

刘邦笑呵呵:“宦官养子又不能继承爵位,名声还那么臭,那些士大夫怎么会让他们骑在自己头上?他们要是能当皇帝,我把我的头给他们当尿壶。”

可是未来东汉的皇帝居然会让宦官收养子,承袭爵位,形成宦官世家。宦官之后曹丕还真的夺了汉朝的江山。

【李商隐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可是他这种行为,令当时的人非常不耻。吏部给他安排了一个弘农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官职很小,地方也非常偏僻,这辈子估计都没啥希望了。】

【李商隐这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妥以及官场的残酷。】

【可现在没办法挽回了,令狐家儿子恨他恨得要死,名声也臭了。】

【他只能安慰自己,是金子

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这份小官他好好干!】

【他的性格非常仁爱,也非常善良,在当地名声很好。可是上司并不喜欢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