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节(2 / 3)

加入书签

【从前,很多人喊他辛侯,自从出版诗集之后,他就彻底成了词人,辛侯这个称呼消失不见了。】

【可他的斗志没有随着时间消散,他还是想北伐!】

【这段时间里,辛弃疾写了很多表达壮志的诗词,“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朝廷也没有忘了这位大词人,毕竟他词写得确实不错。】【辛弃疾于是被提拔去福建当小官。】

【福建距离江西太远了,而且非常偏,官位和被贬之前差多了。】【可是辛弃疾很高兴,芝麻小官也是官,总比在家抠脚好。】【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他改革吏治,让当地风气变得不错。因为政绩还好,所以他被提拔,后来在福建当安抚使。】

【在当地,他建立备安库,给朝廷赚了五十万贯钱,供应军饷。无论在哪里,他都在为南宋筹备军费,希望能买一万盔甲,提升战备力量。】

【事实证明,他不是那种只会嘴上喊着北伐的人,他会治理地方,还会赚钱,还会练兵。当然,还会写词。】

【辛弃疾真的是个六边形战士。】

【可惜朝廷对这个战士态度不好,又有人弹劾他≈ot;残酷“”收贿≈ot;。朝廷于是罢了他的官,让他领了个修道观的小官。】

【紧接着,新皇帝继位,内斗激烈。韩伟胄仗着有拥立之功,非常跋扈。】【辛弃疾的好朋友朱熹非常生气,所以就弹劾他,结果撞到了铁板,被罢了官,辛弃疾也受到了影响。】

【他被一撸再撸,前半生获得的所有荣誉头衔全部都没了,连修道观的小官都不让他当了。】

【六十多岁的辛弃疾只能在家抠脚。】

【他心中苦闷,他都快死了,还没见到打仗的机会,他还能等到吗?】【可能是老天听到他的期待,紧接着,朝廷出了个大消息。】

【在宋孝宗举行的那次北伐失败之后,南宋已经被打麻了,四十年都不想跟金国打仗。可今年,居然想打仗了!!!

【辛弃疾心想,难道我建功立业的机会要来了吗?廉颇老矣,还能吃饭!】【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韩闰胄之所以举行北伐,其实是想彰显自己的威力。就像匈奴,每上位一个单于,就要来侵略汉朝,彰显自己的威力。把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嘛。】

【可是南宋四十年没打仗了,士兵又老又懒,没力气了,国库里也根本没有什么军需用品。】

【毕竟辛弃疾虽然已经是个词人,但从前也是让圣天子三叹的英雄豪杰啊!】【辛弃疾看出来了韩伟胄的冒进以及愚蠢,没有兵,没有钱,没有策略,这北伐能成功才有鬼。】

【他要是真参与了这次北伐,到时候失败了,他估计就要掉脑袋了!】【于是他婉拒了韩诧冑的邀请,同时劝他多派奸细,多多商讨策略,不要如此冒进。可朝廷根本不听。】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老年的辛弃疾忧心如焚,去劝他们不要如此盲目出兵,却屡屡碰壁。

辛弃疾的演员长叹几声,恰好登上北固亭,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干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天下根本没有孙权那样的大英雄。

刘裕的儿子刘义隆仓促北伐,结果无功而返,最后只能≈ot;仓皇北顾≈ot;。韩侯胄等人如此冒进,带着一群老弱病残糊里糊涂地去打仗,这对南宋来说一定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六十多岁的老英雄,好不容易有北伐的机会,却马上要被一群傻瓜浪费掉了。他也不是嘴强王者,马上在镇江购置了一万套的军装,在当地练兵,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大乱中守住淮河。

【辛弃疾是出了名的喜欢用典故,跟李商隐有的一拼。】

【他用的这些典故又小又多,这点也经常被人诟病,阅读难度未免太大了。

【看视频的观众应该都懂这种痛吧,上学的时候,他这首诗,不会给人掉书袋的感觉,也算是他的特色。】

【难道是辛弃疾喜欢显摆吗?不清楚。】

【也许是他风头太盛了,还老是被弹劾,万一出来一个≈ot;乌台诗案≈ot;怎么办?】

【所以他就把诗词写得跟摩斯电码一样,增大阅读难度,防止被过度解读。】【“干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经常北伐,比不思进取的南宋好多了。】孙权可是北伐了十次!

三国时期,孙权的幕僚们大惊失色,反应过来之后纷纷道喜:≈ot;干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