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4节(2 / 2)

加入书签

……”

这样的官家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太宗皇帝!

寇准双手捂脸。

晏殊尚未咽下去的一口茶尽数喷出来。

——苍天在上,官家们的狼狈事儿就不要放出来了!

脸皮这种东西官家们可以不要,可他身为臣子还是要脸的!

狄青冷笑。

——好一个仓皇逃命的太宗皇帝!

败得这般惨烈,死了多少将士才换来太宗逃命的机会?

似乎是也觉得丢人,太宗驴车身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又一场战事。

与上次的败得彻彻底底不同,这一次似乎是一场胜仗,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仗,将士们欢呼庆祝,无不为胜利而喝彩。

天幕之下,百姓们稍稍松了一口气。

——很好,他们不用看官家们的狼狈时刻了。

但下一刻,天幕之上出现的场景让他们顿时觉得还不如看管家们仓皇逃命呢。

——上一位架着驴车逃命丢的是官家的脸,但这位管家签下的盟书丢的是他们的钱啊!

官家的脸面和自己的钱相比,他们肯定要自己的钱啊!

天幕之上,将士们庆祝的画面一转,画面切到宋真宗的身上。

年轻的官家正在与辽国人谈判,谈完之后,他面有喜色,签字盖章,而他的一旁,出现几个大字——澶渊之盟,辽国不再侵略大宋,而大宋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打了个胜仗还给对面送钱,任谁见了都要说一句活菩萨!】

【抛开真宗做的其他荒唐事不说,单是这个举动,绝对要赞一句辽国的好大儿啊!】

“大娘娘并非我的生母,那我是父亲的儿子吗?”

赵祯身体猛然一震,脱口而出。

刘娥眼皮微抬,又瞧一眼赵祯。

——天幕说真宗说得这般难听,祯儿竟还有心思去问自己的身世?

“是。”

刘娥收回视线,“但我觉得,此时并非追究你身世之时。”

她抬手指了下天幕,眼底笑意更深,“身为官家,如何治理好天下,如何在自己百年之后不被天幕说一句你是辽国的好大儿,这才是你最要紧的事情。”

赵祯微微一惊,这才想起天幕方才说过的话。

那是一句将他父亲贬在尘埃里的话,一句彻头彻尾的否定,比骂上一句昏君更诛心的话!

——而他身为父亲的儿子,竟然无动于衷?

“祯儿知错。”

赵祯立刻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抬头与刘娥一起看天幕。

天幕的话让晏殊的茶彻底喝不下去。

——真宗被天幕彻底否定,那么身为臣子的他,又能得到天幕怎样的评价?

天幕的评价让寇准面上有些挂不住。

是他力排众议让真宗皇帝御驾亲征,也是他决策清明,所以才有射杀辽将的胜利,但后面的澶渊之盟却是背离他的初衷。

澶渊之盟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他根本不同意真宗签这样的盟约,他给出的答复是让辽国称臣,再献出幽州地区,可那时有小人在真宗面前进献谗言,说他一力主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这样的话入了真宗耳朵,他日夜惶恐不安,只好被迫同意澶渊之盟。

而自幼生于天家的官家不知银钱来之不易,甚至对前去辽国说和的曹利用明言,百万以下可以直接答应。

官家不知人间疾苦,不代表他不知道,他私下找到曹利用,给出曹利用三十万的底线,若超过三十万,他便砍曹利用的头。

是以,澶渊之盟最终以20万两白银和20万匹布达成协议1。

【20两白银和20万匹布,这个钱签约的真宗不会出,士大夫们更不会出,那么钱从哪来?当然是只能从百姓身上搜刮。】

【咱就是说,大宋百姓招谁惹谁了?人在家中坐,一笔巨款从天而降,平摊到每个人身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