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节(1 / 3)

加入书签

上官婉儿呼吸微紧,搁下纸笔,俯身拜在武皇面前,“是婉儿浅薄,辜负了武皇的期待,错将顽石当璞玉。”

她时常出入太平府上,更与李旦交情匪浅,自然是与李隆基打过交道的。

那是一个颇有才干的少年,远胜李家其他儿郎,更非只知奢靡享受的安乐所能比拟之人,所以她选择李隆基而背叛韦后与安乐,实在再正常不过。

至于李隆基过河拆桥的薄凉行为,她则完全没有想过。

——在她印象中,李隆基是一个锐意进取且宽和的少年,她想象不到他将她斩首祭旗的模样。

“隆基不堪为帝,可裹儿难道便是天选之人吗?”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慢慢抬起头,“圣人,您不止有两个儿子,您还有一个女儿!”

“您的目光,您的期望,不应该只放在三郎与四郎身上。”

“二娘机敏多谋,颇得您的真传,您什么时候能看一看二娘?”

【韦后与安乐公主死于兵变,惨烈退出皇位之争,但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又笑到最后了吗?】

【并没有。】

【她们两个人的结局不比韦后安乐好到哪去,一个被李隆基斩首祭旗,另一个被李隆基赐死,一代女相与权倾天下的公主,就这么退出政治舞台。】

天幕之上,出现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身影。

卫士长剑出鞘,鲜血染红旗帜,上官婉儿的头颅骨碌碌滚落在地,随后被一人揪着头发拎起头颅,扔到仍在抵抗的禁卫军队伍里,“上官婉儿已死,还不束手就擒!”

景象再转,太平公主狼狈从荒山走下来,在卫士们的押送下回到自己的府邸。

但府邸里等待她的不是锦衣玉食与金奴玉婢的伺候,而是鸩酒白绫与匕首——李隆基要她死。

太平公主讥笑一声,手指缓缓拂过三件能要她性命的东西。

片刻后,她取下白绫,摔在梁上,脚尖踢开矮几,身体荡悠悠挂着白绫上。

“太平公主——薨了。”

小宫人尖声唱喏。

【我们纵观这段历史,就能发现女人在权力场上的举步维艰。】

【不是每个人都有武皇的运气,有非她不可的李治,且身体孱弱愿意放权,让她二圣临朝,大权独揽,为自己以后的临朝称制乃至改朝换代打下坚定的基础。】

【而自己又为李治诞下四个儿子,哪怕死了两个儿子,自己还有选择的余地。】

【李显不听话?刚登基便想夺权?】

【没关系,她大可废了李显再立李旦。】

【李旦与武家人的关系差?有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也没关系,她可以废了李旦再把李显接回来。】

【天时地利人和,武皇成为华夏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绿江小说这么写都会被读者喷离谱的程度,但在她身上却无比契合。】

【但韦后安乐太平完全没有武皇的条件。】

【六八零年左右,韦后因长得漂亮被武皇选中,嫁给李显为太子妃。】

【四年后李显登基,同年二月,刚当了五十五天的李显被武皇废为庐陵王,先后软禁于均州与房州。】

天幕之上,一顶简陋的马车在禁卫的押送下行驶在荒凉小道。

【韦后只做了五十五天的皇后,上面还有武皇这么厉害强势的婆婆,让她根本来不及积攒自己的人脉,就要陪李显在流放之地一待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后,她终于熬出头,但这个时候的武皇先有酷吏又有张氏兄弟,她依旧没有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哪怕百般小心,自己唯一的儿子却依旧死在宫斗夺嫡之中。】

天幕之上,韦后抱着李重润的尸首,神色麻木,一句话也没有。

【四年后,她再次熬出头,李显兵变,逼武皇退位,她终于能扬眉吐气,成为万里江山的皇后。】

【尽管这个时候有五位权臣威胁皇权,李旦与太平尾大难甩,但对比她之前的日子,现在的她简直生活在天堂。】

【所以这个时候她大刀阔斧与李显一起打压权臣,培养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

【所以后来的我们在史书上看到韦后任人唯亲,排除异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后。】

【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她成功了,后面继位的是她的骨血,那么她的这些行为便是重肃朝纲,再铸李唐君主的威严,是英明之主该有的杀伐果决。】

【但她失败了,所以所有脏水泼在她身上,她是跳梁小丑,是目光短视,是构陷忠良。】

“三郎这是要去哪?”

武崇训缓缓勒马,从卫士身后走出,视线落在李隆基身上。

李隆基凤目轻眯,环视武崇训身边卫士。

大抵是来得匆忙,男人带的卫士并不多,与仓皇出逃的他不相上下,于是他眉梢轻挑,笑了起来,“二郎,本王乃是相王第三子,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