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节(1 / 2)

加入书签

“一言为定。”

但安乐却不给他做壁上观的机会,方才的动作前倾,让她与姚崇的距离极近,而此时的姚崇手里正拿着茶盏,她把劈手夺过姚崇手里的茶盏,抬手一拍,便与姚崇击掌。

姚崇万万想不到安乐竟这般耍无赖,一时间有些好笑。

到底是年龄小,以为击掌了,便是他答应了她的话,便是他会依照她的话来配合她的行动,殊不知朝堂之上口蜜腹剑是家常便饭,莫说击掌为誓,纵然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也有人翻脸不认。

姚崇不置可否。

但下一刻,安乐的话却让他微微一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姚相且拭目以待,一月后,我会给姚相一个满意的答案。”

“到那时,姚相便可自请离京,追寻姚相心中的体统与礼法。”

“而姚相原本所在的丞相之位,便会有新的官员接替姚相。”

所以安乐根本不是在拉拢他?

而是威胁他,甚至排挤他?

一个在;流放之地长大的女郎,一个毫无根基的郡主,凭什么威胁一朝丞相?

【那么一个年龄小,没有任何朝臣支持,联姻对象又是武家人这群小垃圾的安乐,到底凭什么被韦后寄予厚望,不惜一切也要将她推上皇太女之位呢?】

【我们来看一下文献跟史料。】

【安乐公主,中宗李显的最幼女,姝秀辩敏,后尤爱之。】

【请注意这个“姝秀辩敏”,黑李唐公主从手软的《新唐书》能对安乐有这样的评价,宝宝们可以想象得到历史上的安乐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姝秀辩敏,意思就是人长得漂亮,口才好,反应快,别说韦后喜欢这样的女儿,我觉得这种人哪怕到了咱们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天幕之上,出现安乐的身影。

李显与韦后相对而坐,长吁短叹,她推门而入,哄哄李显,逗逗韦后,不一会儿,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你呀,就知道哄阿娘开心。”

韦后轻戳安乐的额头。

安乐夸张地哎呦一声,随后双手一揽,从背后抱着韦后,一边摇着韦后撒娇,一边笑眯眯道,“我是阿娘的女儿,不去逗阿娘开心,要去逗谁的开心?”

“阿娘开心了,阿耶才会开心。”

“阿耶开心了,我才会开心。”

“我开心了,兄长阿姐们才能开怀。”

“咱们一家人的开心全在阿娘身上,我当然要去逗阿娘开心了。”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交头接耳——

“还别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女儿,我也格外喜欢她。”

“是啊,真不能怪太子跟太子妃格外偏宠她,这样招人疼的女郎谁不喜欢?”

长宁微颔首。

——是的,裹儿一向反应快,心里也极有主意。

张易之送来养颜汤,武皇轻啜一口,长眉微动。

“是个伶牙俐齿的孩子。”

武皇轻笑一声。

上官婉儿眼皮微抬,顺着武皇道,“与二娘年轻的时候很像。”

“的确有些相像。”

武皇面上的浅笑淡了,“像二娘年轻的时候。”

上官婉儿瞬间明了。

——她说错话了。

自从薛绍死后,太平公主便与武皇有了隔阂。

如今的太平公主仍会逗武皇笑闹,可少年时的肆无忌惮,却是再也没有了。

上官婉儿眉眼微敛,继续书写诏令,“说起来,圣人许久不曾召二娘入宫了。”

“明日圣人得闲,圣人要不要召二娘入宫一同乐一乐。”

她知道自己说错了,更知晓此时的自己不该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她忍不住,更不会忍。

——太平是她谨小微慎人生中唯一的失控,是她机关算计岁月里的唯一意外。

她喜欢这种失控与意外。

会让她有一种自己还活着的感觉,而不是一具被打磨被驯化的行尸走肉。

但武皇却没有回答她的话。

不仅没有回答,甚至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曾,掌天下权的女人懒懒抬眉看着天幕,仿佛没有听到她的话一般。

——不止太平公主与武皇有了隔阂,武皇与太平更是有了隔阂。

太平抬头看天幕,眸色不悲不喜,嘴角却无意识地抿成一条线。

——似这样心无芥蒂的母女之间的其乐融融,她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她这位好侄女委实好福气,有这么一位哪怕与世界为敌,也要将她拱上储君之位的母亲。

【所以说,真的不能怪安乐受宠,人家是真的会做人,也真的嘴甜反应快,是韦后的贴心小棉袄。】

【而安乐也不仅仅只是贴心小棉袄,她这个人的头脑非常清晰,在你没有留意到的地方,她已经做了正确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