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节(1 / 2)

加入书签

她需要一个取信宗室朝臣的血的代价。

“让太医院院正来偏殿待命。”

“让庖厨熬好补汤汤药。”

上官婉儿有条不紊吩咐下去。

“是。”

小宫人应命而去。

上官婉儿走出内殿,来到外殿。

宫苑之中,太平已在廊下等候,大抵是知晓圣人此时不会见她,她已让随行侍女取了软垫,端坐在软垫之上,在廊下躲着烈日炎炎。

——她依旧是养尊处优的小公主。

上官婉儿掐了下掌心,面色彻底沉下去,“大胆公主,你欺君罔上,谋逆逼宫,如今又有何面目见圣人?!”

“婉儿?”

这话近乎质问,太平微微一怔,扶着侍女的手起身站了起来,“阿娘要罚我?”

话刚出口,她便看到上官婉儿的如水沉静的脸。

四目相对,婉儿的眸色清楚映在她眼底——疾言厉色,甚至痛惜。

太平呼吸静了一瞬。

片刻后,她轻轻一笑,从阴凉舒适的廊下走到烈日炎炎。

“女儿不孝,请圣人息怒。”

她直接跪在宫苑,跪在自己阿娘的殿前。

侍女脸色大变,“二娘不可。”

“二娘怀有身孕,怎能这般作践自己的身体?”

“才人,您与二娘一向交好,还请才人替二娘美言几句,二娘身子骨弱,断然不能长跪不起啊!”

而跟随上官婉儿一同出来的小宫人,此时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如何应对。

——她们倒是想替二娘求情,但圣人天威,违逆既死,她们哪敢说话?

至于才人上官婉儿,看似风光无限,可内里的心酸艰难又有谁知晓?

才人不是二娘,与圣人更没有母女之情,而今能得圣人赏识,不过是因为颇有才华又极为聪慧罢了,可当她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一样会被圣人厌弃。

再怎样深厚的姐妹之情,也比不得身家性命。

“公主谋逆,按律当诛。”

上官婉儿一脸冷色,“而今圣人已是法外开恩,你们当惜福才是。”

【咱就是说,太平公主的待遇真的很不错,任谁都要说一句李显待她委实亲厚,她若不惜福,那多少有点不知好歹。】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权势这种事情不是她说惜福便能惜福的,比如说,她的权势已经威胁到皇权,引起韦后与安乐公主的忌惮2。】

天幕之上,韦后冷眼看太平公主出入宫门肆无忌惮,而她身后的安乐公主,面上更是不虞,“阿耶委实糊涂。”

“姑母若跟我们一条心也就罢了,若跟我们不一条心,以她与四叔的兵力,足以再发动一次逼宫夺位。”

“阿娘,我们不能任由阿耶这般糊涂下去。”

安乐公主挽着韦后的胳膊,凌厉凤目闪过一抹冷色,“姑母与四叔留不得。”

“你姑母与四叔怎么就留不得了!”

李显不平,“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若连他们都容不了,那我成什么了?”

韦香儿挑眉看李显,“三郎既如此心疼四郎与二娘,何不将江山拱手相送?”

“这……”

李显被噎了一下,“你看你说的,哪里就到那种地步了?”

“这些年来,你我在流放之地不好过,他们在洛阳更不好过。”

“好不容易熬到我登基,我怎能不叫他们过两年舒坦日子?”

“我与你姑母最舒心的日子,怕是便是你三伯登基之后的日子。”

李旦怀抱着李隆基,颇为感慨道,“三兄是厚道人,只有他登基为帝,我与你姑母才有好日子过。”

李隆基颇为奇怪,“可阿耶也是厚道人。”

“阿耶若能登基为帝,也会让姑母与三伯伯过上好日子啊。”

“……”

你这张嘴怎么什么都敢说!

李旦忙不迭去捂李隆基的嘴,“别乱说!”

“登基为帝什么的,我梦里都不会想的!”

——天地良心,谁想在武家人手底下讨生活啊!

“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3”

武三思挑眉一笑,“二娘既掌权掌兵,又怎会容韦后与其女欺压自己之上?”

“且看着吧,二娘与韦后迟早兵锋相向。”

【韦后与太平的担心并不为过,因为这个时候的太平公主的确不再是早期被人拿捏的公主,如果任由她继续做大,她必然能威胁皇权。】

【而李显的操作也的确让人迷惑,他不仅让太平开府治事,还让相王李旦,卫王李重俊,长宁公主与安乐公主一同开府治事,配给卫士。】

【好家伙,这群人里随便拉出来两个组合起来就能磨刀霍霍向李显好吗!】

天幕之上,一座座府邸被打开。

披甲执锐的卫士们鱼贯而入,恍若宫禁之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