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节(1 / 2)

加入书签

武家必亡于此。

太平收回视线,瞬间明白李重润以及武延基的真正死因——

两股势力拧成一股绳,这是帝王大忌。

武瞾嘴角微勾。

【千年之后的我们不知道女皇看到这一幕心中作何感想,但我们知道女皇在看到这一幕时做了什么——】

【来俊臣这块磨刀石死了,便有新的顶上来,比如说,张昌宗兄弟。】

天幕之上,景象再变。

一个清雅若莲,一个飘飘欲仙,两个绝顶隽秀的男人肆意出入宫门,俨然新的天之骄子。

【李武两家对张昌宗兄弟俩颇为不满,但没办法,女皇宠信啊,只敢偷偷议论。】

【这一议论,便引出塌天大祸——】

【李显嫡长子李重润,李显嫡女永泰公主,永泰公主的驸马武延基,皆死在这件事情上。4】

李显、武三思:“!!!”

狗日的张昌宗,老子跟你们没完!!!

太平公主秀眉微动,但最终什么表情都没有。

——这便是圣人威仪,不容置喙。

【因害死了李武两家的继承人,张昌宗兄弟俩便彻底得罪李武两家。】

【但李武两家是谁啊,那可是经历过来俊臣的!经历过自己枕边人被女皇所噶的!能屈能伸能苟,苟得苟中苟,方为人上人!】

天幕之上,太平公主牵头,所有李家与武家的人坐在一起,商议如何解决这件事带来的恶劣影响。

“不能这样放过他们!”

年轻人血气方刚,拍案而起,“我们现在便联合上书,请奏圣人诛杀二张!”

“坐下。”

太平声音冷冷,“你若想死,便自寻东南枝,不必拉上满门性命与你一同送死。”

年轻人气得跳脚,“你这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死的不是你的兄长你的儿子,你当然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的第一任驸马,在我尚未出月子的时候便已经死了。”

太平面无表情。

房间陡然陷入安静。

【于是乎,在第二年八月,兄妹几人联合上奏,请立张昌宗兄弟二人为王。5】

【——是的,兄妹三人跪滑得又快又彻底,想着女皇年事已高,他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与女皇撕破脸,再苟一苟就能苟到胜利。】

太平丝毫不意外。

——这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

一旦明白自己的处境,便能迅速看清局势,找出最利于自己的一条路。

【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二张的作死能力,这是两位比来俊臣还疯的疯狗。】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得罪李氏一族,不把李家的人彻底踩死,等女皇崩天,他们便会被李家人捏死。】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直接对太平公主下手,他们太清楚太平对于李武两家人的影响,于是他们选择擒贼先擒王,诬告太平男宠谋逆,借此引火到太平身上6——】

天幕之上,场景再换。

女皇勃然大怒,洛阳城再一次血流成河。

【太平与二张的关系彻底破裂。】

【这一次,换两位兄长劝太平苟一苟。】

天幕之上,李旦与李显搓着手,轮番劝说一脸冷色的太平,“二娘啊,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咱们再忍忍。”

“是啊,再忍忍。”

“阿娘年龄大了,折腾不了几年了——”

“忍?”

太平缓缓抬眉,平静看着两位兄长,“我忍够了。”

“忍够了也得忍!”

在这种事情上李旦显然更有发言权,拉着太平循循善诱,“你看,四兄我都熬出头了,你肯定也能——”

“四兄当年原本不必忍。”

太平冷笑甩开李旦的手,“是四兄懦弱无用,才被那些人欺压至今。”

“我若是四兄,断然不会有今日之局面。”

【当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就会知道,史书上很少有女人的身影,她们做了什么,出发动机又是什么,没有会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女皇退位。】

【是日,武周灭亡,李唐再兴,武瞾退位,李显登基。】

【于是世人称颂,是张柬之挽救了大唐,是张柬之挽救了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是风雨飘摇之中的定海神针,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忠臣纯臣。】

【但是,在在历史长河里,在吝啬笔墨如史官们,在史书上写下这样的记录——】

【神龙元年,预诛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

天幕之上,改朝换代。

公主缓缓走入大殿,接受天子加封,是为——镇国太平公主。

作者有话说:

武瞾:哦?

太平:呃…

1:《资治通鉴·卷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