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前一:星核战记武器设定(1 / 2)

加入书签

一、 军种设定

在一千年后的世界,战争的发生地已由星球延伸到了星球之外。因此军种也大致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是在太空中与敌人交火的星际舰队,被称为星际海军或海军。

第二类是登陆作战,佔领敌对星球,清扫敌军势力的部队,被称为陆战队或陆军。

第三类是精通渗透、破坏、情报等等工作的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编制,并且大多归辖在各军种的总指挥部下。而在威尔斯帝国,全国唯一直辖于皇帝的皇家禁卫军,也是属于特种部队的范畴。

二、 通用武器简介

(一) 远程武器

星际联盟中通用的远程武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 动能武器:即传统意义发射固态金属或坚硬物质摧毁敌人的火炮。搭配上最新型态的电磁轨道与弹头导引技术,使得这类传统的火炮在对付中短程与密集的敌人时有着极佳的效果。

2 热能武器:即所谓的雷射武器,藉由高聚能光束来贯穿摧毁目标的武器。尤其在量子鱼雷技术研发成熟后,使得这类武器取代了制导武器,做为了太空舰队长距离交火的主力。

3 制导武器:由于飞弹究竟比不上光速,因此在人类发展出了能长距离传输能量并使其不损耗的技术后,这类武器便退出远程打击的歷史舞台。不过由于其灵活性、隐蔽性与比起一般动能火炮更强大的破坏性,使其在太空陷阱或近程交火上仍有一定价值,因此仍为目前星际联盟的通用武器之一。

(二) 太空载具

星舰依照功用、大小,主要简分为以下几类:

1 太空要塞

全身上下武装到牙齿并装备大口径远程武器的巨舰,移动极为缓慢(甚至可以说几乎不移动),平时笼罩在行星磁场保护下的巨型星舰。

由于在太空中没有重力的影响,而且没有移动的需求,因此这类的巨舰可以製造的非常大,而其中最大的型号便是克莱梅商业联盟的行星要塞「克昂提斯号」,他的大小约等于地球。而他装备的行星级烈阳炮,射程据说可以达到五千个天文单位,威力足以直接炸毁一个半径是他两倍大小的行星。当然,这样的对星武器因为「对星武器禁用公约」的签署,导致只能用于防御,但这样的威力也足以令人闻风丧胆。

2 战列舰

考量到移动的需求,这类的战舰不能造的跟太空要塞一样巨大。并且为了进攻这类的要塞、摧毁敌方的大型目标,这类的战舰大多只在船舰上装备了足以勉强防御自身的小口径火炮,并将全身上下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舰上的唯一一门主炮上。

战列舰製造最有名的国家便是法兰莉亚共和国,其所製造的「小鲁特将军级」战列舰,目前在全星际联盟百分之七十的国家中服役,其装备的射程达一千五百个天文单位的阿姆斯壮巨砲,目前是很多海盗的恶梦。

3 太空航母

太空航母是太空机甲与太空战机的巢穴,由于现今航程最远的太空战机受限于体型大小与能量储存技术,极限来回航程只有一千五百个天文单位。

因此要使用蜂拥而上足以淹没舰队的机海战术,最佳发挥的距离实际上大约是一千两百个天文单位左右。而也因为这个距离比战列舰主砲的射程略短,因此太空航母多会配备相当大量且高效的引擎,以免被战列舰使用风箏战术歼灭。

目前整个星际联盟中,最有名的航母製造国便是威尔斯帝国,其所製造的「尼布隆根级」航母,可以搭载两万架太空战机或三万三千架太空机甲。

附带一提,太空战机主要用于太空战,航程较太空机甲为长。而太空机甲则可以两用,支援地面作战之馀,也可弥补太空战火力的不足。因此正常而言,这两种太空航母都会携带。

4 护卫舰

护卫舰的功用主要是拱卫太空航母与战列舰,清剿敌军的太空战机。因此其上大多装备大量的小口径砲火、制导武器,不过由于在某些时候也会有攻击敌方战列舰的需求,因此也会配备一两门威力不错的中距离火炮。

而整个星际联盟中,最有名的乾元帝国所製造的「玄猫级」护卫舰。其除了灵活耐用外,舰上犀利的两门「黄泉之泪」动能炮,更是堪称机甲杀手的存在。

附带一提,护卫舰有时也会进行行星登陆,以便掩护登陆舰或帮助地面部队获得制空权。

5 补给舰

负责修理与维护舰队,并生產储存能量、食物、饮水给整个舰队的太空补给站,虽然现代的战舰内多多少少都会有补给舱,但补给舰的存在仍有其必要,毕竟能量与食物,在任何时候都不嫌多。

6 运输舰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负责运载陆战人员与阵地构筑材料的船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船舰目前各国只有一种型号,那就是位于克莱梅商业联盟的德克斯特公司所研製的,具有隐蔽、高速、高量性能的「大嘴鸟」运输舰。

(三) 陆战载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