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后记 - 致那些我身上存在的你的痕跡(1 / 2)

加入书签

我很喜欢探讨生死。

会想要写出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初衷是想要表达出,在一个人离开了世界以后,留下来的人的回忆转变成了他们身上相同的地方。

例如,存律父母喜欢带他上山,所以存律喜欢山的风景;因为存律喜欢山景,所以易渺在山里开了一间咖啡厅。

例如,易渺在和立婷对话的时候,想起了存律也曾经说过同样的话。

又或者,存律想要孩子,所以易渺在想念他的时候,也想像了他们孩子的模样。

他们在分开以后仍然是有着连系的,无论生老病死,甚至天人永隔。

于是,后遗症这个名字就昭然若揭。

一个人留给你的影响,也许在笔墨间、谈吐间,甚至到外表到口味,那个人渐渐在你不知情的状况下把你们的不一样变得相似,逐渐内化成你的一部分,也在你们之间筑起了一座相连相通的桥梁。

就像有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也许他只是过客,也许你们渐渐不再那么熟悉,也许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你们的过往及回忆,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他喜欢喝的饮料,他偏好的空调温度,他习惯在想事情的时候抓抓眉毛,思考的时候转笔他用的伞的顏色,他看见你的表情,他的字跡

不知不觉中,你身上出现了他的痕跡,你调温度的时候转了数字,你喝起了他常喝的四季春,你转笔,你写字的方式,你的字跡。

这么顽强难灭地在你的身上留下烙印,让你想彻底忘了他都多么不能自己,情非得已。

因为曾和对方相知相识,相爱相惜,所以这些印记留在我们身上一辈子,不曾因为时间推移而淡化。

将来老了,教孙子写字的时候,也许你还是会想起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写了好多信给你,明明就应该要是一横一竖一勾,他总是写成一竖一横少了勾,笔划都错了,但你也跟着错了这么多年。

因此我一直都相信,每一个人都像是一种產品,而这產品的内容物,都是满满的回忆。

你眼前的朋友,你身边的亲人,他们都是用回忆堆叠出来的,堆叠出他们的人生,堆叠出他们的人格、他们的特色个性兴趣偏好。

而回忆,都是与身边无论你爱或不爱的人,和你一起製造出来的。

加工的过程中,或许我们会遗失一部分的自己,和其他物质混合变成组合商品,但正因为每个產品每个人调和的物质不一样,才成就了我们的独特和光芒。

关于失去这件事呢,嗯,我想我也还在学习,如何不害怕失去。失去一个对我来说,重要到我可以为他牺牲很多的人。

常常因为我们太在乎,所以更害怕那个人的不在乎,害怕那个人的沉默和离开。

何存律可以放手,独自一个人面对痛苦和别离,并不是因为他是比较不爱的那一个,而是因为他的在乎让他愿意松手,唯有如此,才能放任自己满载的心,有宣洩的空间,不被拘束。

我相信你我都无法做到这样洒脱恣意。

(当然不是要每个人都像他,记得有难过有悲伤,要和爱的人一起分担解决,才是最好的出路和办法喔!)

我们活在这样纷杂混乱的世界里,除了坚持完成自己人生梦想,除了固执走上那条自己想走的路,永远不要忘了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人,无论陪伴自己到最后的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们都应该珍惜能够相互扶持的缘分。(嗯?怎么感觉像慈济)

缘分这种事情真的很奇妙,当初你从没想过会认识的人,说不定会成为你一辈子最亲近依赖的人。

17年6月18日,我在手机里面结束了这个故事,结束了易渺和存律之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结束了这场狗血心痛的悲剧(我承认这真的非常狗血,真的非常对不起)。

刚开始下笔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故事铁定不会有好结尾的。

一段爱情横跨了鲜血人命、欺瞒隐藏,走的持久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有一方肯定会受不了这样压抑的感情而放弃,就算再怎么想与对方相依白头,一定会有某个瞬间疲倦到想逃避的。

很多个夜晚,我常常自己躺在床上想着何存律,想着他如何独自一个人成长、独自一人变得坚强,蜕变成那样沉着平静的人,想着他遇见了易渺,他有多么欣喜若狂,想着他必定规划了好多好多他们两个人的未来,想着他下了多大的决心要离开,想着他到底能对自己残忍到什么地步,想着他在孤单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每次想着想着,眼泪总是停不住。

好几次,我断断续续写着第九章,第九章花了我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用破碎的情绪拼拼凑凑出这段文字,我常常写到心里憋闷难受,写不下去,直到最后完成了这段结晶,我还不敢仔细审阅太多遍,怕自己又堕入那个情绪里面又要掉眼泪。

一个人从孤单到不孤单,又回到了孤单,要拥有多深刻的体悟才能够这样云淡风轻?何存律才这么年轻,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