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1 / 2)

加入书签

让太子顺心,就得顺着。

安公公心内长长叹了口气,摄政王到底什么时候开窍,可愁死他这个老太监了!

曦太子喝了盏茶,让自己顺顺气:“摄政王那边什么动静?”

安公公:“……没有动静。”

曦太子:……

安公公解释道:“正值两月一次的西山大营练兵,摄政王那边……一般日是回不来的。”

曦太子抚额,他怎么忘了……就是因为摄政王不在,所有折子才未经过筛选,直接进了东宫。也怪他表现太出色,以前绝不会有这样的折子,有也绝不会递到他面前,解平芜早在之前就能解决。

不行,这事不能拖,解平芜不在,不能立刻有效应对,他可是在东宫,在朝中,绝不能让这件事泛滥成灾!

“这样,你找个摄政王信得过的人,让他快马赶去西山大营,帮孤带个话……”

解平芜其实并非全无动静,朝中热闹成这样,他作为摄政王怎会不知晓?别说人在西山大营,就算跑出去打仗了,消息也会快马加鞭传到他手上,听到这件事的一瞬间,他已经让手下人动了。

军汉们不懂,悄悄过来问莫白,王爷肃来铁律,从不理朝廷言官乱七八糟的谏言,那就是一起子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口胡言的弱鸡,真治了他们自己不爽不说,还对名声不好,不如放着,还能显得自己大度。而且这些言官一茬一茬的来,就算你生气搞了这个,下个也会立刻冒出来,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王爷从未在意过,怎么这回像是——较真了?

莫白上去就是两个爆栗:“你懂个屁,这人是在搞王爷么,这是在搞太子!”

太子现在根基不稳,最忌讳走的太急,一时不慎就会坏事的,王爷怎么等的了!

军汉还是不懂,所以就说啊,搞太子就搞太子,关王爷什么事,王爷何必这么上心……可看到莫白脸色,一个个不敢再问,捂着脑门跑了。

黄昏时分,解平芜见到了曦太子派来的人,也听到了这人带来的话——孤信摄政王。也请摄政王相信孤。

随话还捎来了一盒买房新做的点心,馅料别出心裁的做出了辣味,味道不重,却很爽口,令人食之难忘。是他喜欢的口味。

边境初见,崖底斗志,尽管吵吵闹闹总是意见不同,也走到了今日,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心里在想什么,自己怎会不知?

夕阳余晖下,摄政王拎着食盒,眸底墨色沉浮,最终化成了柔软。

休沐过后的大朝会,文武百官在列,赫然看着风尘仆仆,衣着不是那么整洁光鲜的摄政王竟然赶来了,这样子,竟像练兵才刚结束,没休息就过来了!

朝堂人多,曦太子不好和解平芜打招呼,隻尽量给了他一个眼神,希望他能懂。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朝开,递弹劾折子的言官汤正不负众望,出列说话了。

“臣有奏!古有史鉴,奸臣当道,误民误国,试问哪个昌平盛世不是君王干纲独断,何曾有什么摄政王?解平芜狼子野心,杀人盈野,口蜜腹剑城府极深,意图哄储君,为自己谋利,什么教导太子殿下,根本就是借口,他想要的并非是太子殿下成才,承担江山社稷,而是窃国!这数下年来,他杀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天下兵权尽掌在手——求太子殿下擦亮眼睛,诛杀奸臣,还赵国以未来!”

说完他还砰砰磕头,额头都出了血。

这哪里是谏言,这是逼迫!瞧坐上太子殿下脸都白了!

一边老臣看不下去,冷笑一声站了出来:“太子年纪尚轻,刚刚返朝,正该朝臣鼎力辅佐,摄政王帮了这么多忙都没说话,不知汤大人做了什么的贡献,竟能如此有底气,怎么,满朝文武,曦太子只能看你,只能重用你么?”

太子都没法画了,用得着你个狗东西乱吠!

有那沉不住气的武将也憋不住,阴阳怪气的说话:“汤大人这么厉害怎么不戍边?没准敌人一来,就能给汤大人骂死了呢。有真本事的人真想搞事,谁能拦得住?汤大人敢在这大言不惭大放厥词,不是就是仗着摄政王雅量,大子殿下大度,不会杀你么?”

还真以为谁都是你名流千古的垫脚石呢,我呸!

汤正全当听不见,梗着脖子:“我知我人微言轻,叫不醒这些同流合污的人,愿以死明志,以我血溅轩辕!”看起来下一刻就要撞柱子。

朝臣的默契的让开了一条路,谁都没说话,眼神却都表达完了——

有本事你去死,最好一死了之,别拖,快!柱子不够硬,你衝着那铁桌的尖使劲,千万别偏!真不敢说句话,大家都会愿意出手帮忙的!

汤正:……

“人心似此,我赵国还有什么指望! ”

竟是悲痛的哭了。

“都别吵了!”

曦太子气的脑仁疼,手一拍椅子:“一言堂对国家没用,独断专行的天子治不好国,一腔孤勇的臣子同样掌控不了国家,江山社稷兹事体大,只有天子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