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没有?这才叫专业论文正式发表国际热议(1 / 3)

加入书签

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二楼。

在紧挨着中心实验室的大工作间里,一群人聚在比尔卡尔的办公桌前,紧盯着他在稿纸上完成的数学工作。

黑色的水笔写出一行行清晰的字符,让人不觉沉醉其中,透过字符展示的内涵,仿佛看到了未来科技时代的巨大变换。

每个人都集中精神,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每个人都压抑着激动。

比尔卡尔的眼角挂着两抹青黑,明显是有些休息不足,但他却显得非常精神,他也同样非常的激动,并强压着激动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内容。

对比判定。

详细的计算。

代入数字、变换,再判定并进行方程转化。

当写完了最后一个符号,比尔卡尔都根本没有检查,就马上用力攥起了拳头,其他人也都一起兴奋的欢呼起来,“耶~~~”

“完成了!终于完成了!”

“卡切尔,你以几何反转化方程的方法太妙了!”

“你的图形拼接逻辑也很优秀!“”

“这是最棒的研究!”

“我们完成了!”

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王浩和比尔卡尔拥抱在一起,林伯涵、罗大勇以及旁观的何毅、颜静、张志强等人,也都凑过来和他们拥抱。

这一刻,确实令人激动。

每个人都知道所完成的研究,究竟是有多么重大。

如果历史会有记录的话,他们在这一刻依靠理论研究,正式开启了人类科技的‘超导时代’。

在兴奋的情绪之后,王浩让张志强帮忙组织进行内部的庆祝,随后也说起了论文问题,“我们可以开始准备论文了,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开始写论文。”

“我们的主论文要一起完成,还有,你们各自的论文也要准备,最好是一起发表,我会提前联系学术期刊。”

“大家先回去休息,养好精神,晚上一起出去聚餐。”

“论文的事情,等休息好再说!”

这一段时间,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忙碌,他们全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能睡上六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只看比尔卡尔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就连王浩也是,除了睡觉就是在做研究。

现在终于能松上了一口气了。

王浩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并没有在见刊之前都需要同行评审,如果出现不确定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类在‘争议性文章’的行列中。

这个规定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二十年前,《科学》杂志撤销了八篇由德国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发表的论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数据由作者捏造出来。

之后一名寒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发表了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论文,被首尔国立大学查出明显造假。

期间还有其他造假事件被查出,《科学》杂志因此陷入舆论漩涡。

之后《科学》成立的调查委员,发现虽然一些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然而他们却对其中的蓄意造假无能为力。

因此调查委员会建议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更严格地被审查。

坎贝尔自然知道这些历史,他收到了科尼迪的回复后,认为对方的建议很有道理,就给王浩写了一封邮件,“王浩博士,有关你的最新研究,我们会快速进行评审,放心吧,最晚下一期就会刊载。”

王浩是第二天看到的坎贝尔的邮件,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审稿?

在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研究超导机制的方向上,他的研究还需要同行评审?

同行是谁?

还有其他学者,也在研究半拓扑几何,并且有一定成果吗?

王浩有些想不明白,他对于研究很有信心,却不愿意等待审稿过程。

审稿总是感觉像是被‘审查’一样,自己的研究还需要得到其他人肯定才能发表,就感觉自己好像是被冒犯了。

所以他又联系了唐纳德-科尼迪。

《科学》杂志也非常关注他,总是发邮件和他约稿,希望他能把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王浩发了同样的邮件过去。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以后,他就收到了唐纳德-科尼迪的回复,“王浩博士,你的邮件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看到邮件的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有关你和你的团队的最新研究,当然不需要审稿。”

“在科学的领域上,你已经站在了最高峰,你没有同行,即便是同领域的学者,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又或者是其他学科,他们都只能仰望你。”

“我认为,同行评审会是对你的冒犯。”

“我代表《科学》杂志欢迎你的投稿,也非常期待你的最新研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