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章 不甘心(1 / 2)

加入书签

大哥一直在笑。

眉眼弯弯,玉树临风。

他们是青梅竹马,又互相倾心,这样的姻缘可遇不可求,换谁能不高兴?大哥的嘴角扬起来,便没有落下去。

长辈们纷纷打趣,说完又来调侃才满十四岁的他。

说再过两年,就该轮到他了。

喜气铺天盖地,众人笑,他也跟着笑。没人知道,他有多想撕了他们的嘴。

什么娶妻,成家,如果不是她,有何意义?

明明是他先认得的人。

明明是他先喜欢的。

可站在那里的,为什么是大哥?

他从五岁起,就只看着她一个人。如果不是他,大哥根本就不会同她相识;如果不是他,他们今日就不会结亲。

酒宴散场。

他独自大哭。

幼时记忆,梦魔一样盘旋不散。

五岁的他,是个贪玩,又不肯听话的蠢孩子。家中西席见了他便头疼,开蒙后,他便没有在桌前安生坐过一日。

天好,他要出去看花看猫看云彩。

天不好,他则要去接雨玩雨踩水坑。

总之,什么时候,什么事,都比坐在桌前读书习字来得有趣。

那一天也是,他早早从小厮眼皮子底下熘出去,钻到花丛里看猫。

阳光下,大猫懒洋洋地打着哈欠。

他蹲在那,轻轻摸它的毛。有些痒,手心里麻酥酥的。

忽然,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

“你是谁?”

他仰起头向上看,一眼便看见了命运。

比他年长两岁的小女孩,有着一双孩童独有的圆熘熘大眼睛。他在那双眼睛里,看见自己的倒影,发着呆,蠢兮兮的。

可因为年纪小,这愚蠢呆滞的模样,看起来也带着两分可爱。

她笑嘻嘻,掏出一把糖莲子。

回去以后,他再熘出去,就只想看那双眼睛了。

邻家的表小姐,成了他嘴里的“曼姐姐”。

他们一块儿看花,一块儿逗猫,几乎天天都会见面。

大哥觉得很奇怪,他明明没有姐姐,却成日念叨个没完,不知道是和什么怪人玩在一块儿。

于是,他拉着大哥一道去见了人。

从此逗猫的人,变成了三个。

那只胖猫,被他们养得油光水滑。

每到分别,猫不舍,他也不舍。

曼姐姐住在临平,离得很远,每年只随母亲回来小住一两月。

那一两月,就成了他一年之中最期待的日子。

他们三个人,两小无猜的长大。

年幼的他,以为永远都会这样。

可他比起他们,要更年幼。

两岁,三岁,在大家都还是孩子的年纪时,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但到了十二三岁,情窦初开,一切就都不同了。

兄长他们已经长大,他却还是个孩子。

从那一天起,他在他们眼里,就永远只是个五岁小童。

即便他如今已经长得很高,和大哥也没有相差几分,但曼姐姐看他,仍在看过去。

他好不容易长成了少年,他们却已经站在喜堂里。

那声大嫂,让他痛苦不堪。

他总在想,要是没有大哥就好了。

念头冒出来,又增添了几分刀绞般的心痛。

因为大哥,的确没有错。

他哭过,伤心过,也忍耐过,但痛苦总也不肯消失。他每回看见他们站在一起,就想要挖掉自己的眼睛。

若是看不见,也许就不会这样难受了。

那没有机会说出口的“喜欢”,成了折磨他的尖刀。

日子一天天过去,风云不知变幻了几轮,他却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她的。五岁那年吃下的糖莲子,仿佛是她下的蛊。

喜欢掺杂着不甘心。

他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忍无可忍。

小侄子出生后,他的不甘心,变成了愤恨。

杏花微雨下,他对抱着长子的大嫂表白了心迹。

话很短,说得也很容易。

后悔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涌上来,一切就都结束了。

年轻的妇人,并没有闪避他的话语。她抱着孩子,坐在亭子里,眨着那双依然很圆的大眼睛,轻声道:“对不住,我从未想过你是这样看我的。”

伴随着话音,亭外风声呼啸。

浓郁的春色被打碎飘落。

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大哥,但那之后就很少同他碰面。

他们原本是姐弟。

她待他,就像待亲弟弟。

即便一年只有几月,但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岂是旁人能比。可他把不该说的话,说出了口。

他的曼姐姐,再也不会笑着同他抱怨小侄子爱哭了。

那一天,她坐在那,最先说出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