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二章 撞见(1 / 2)

加入书签

皇上一听赵睿之说静安皇后给徐明鸾改姓,当即一顿,迟疑地问:“那这是给你认了个妹妹?”

赵睿之笑:“我也这样以为来着,谁知母亲当时在气头上,说不敢高攀,叫那小孩儿跟着母亲姓江了,不过江家那边的亲戚恐怕还不知道多了个女儿。”

皇上松一口气,笑了起来:“如此也好。”

赵睿之道:“那我八月十五就不进宫来过了,提前祝皇上仲秋佳节月圆人和,千秋鼎盛。”

皇上大笑:“朕这里可以由着你,但你祖母那里还得你亲自去解释。”

赵睿之苦苦哀求,皇上这才答应替他转圜。

果然皇上见太后的时候就说了一嘴,太后还没说话,正在太后跟前吃栗子糕的重鸣皇子先开口了,嚷了一句:“二哥别是为了不念书才躲到西山去的吧。”

皇后小声说了他一句:“别乱说。”

重鸣更大声了:“我才没乱说,每逢上大课,先生一进来,二哥就打哈欠。”

皇上看了他一眼,没理会他,这一眼比皇后的话还好使,重鸣立即不说了。

太后笑:“跟你小时候有些个一样,都是爱躲懒不爱念书的。”

赵睿之虽然没有在八月十五进宫,不过却往各处都送了重礼,连重鸣皇子处也有一把小弓箭。

他送了礼,静安皇后就不用再往各处送了,相反的,各处还应备下礼物送给静安皇后,连皇上跟皇后也送了。

于是等八月十一这日,赵睿之就带着各家孝敬静安皇后的礼物,以及自己备下的各色儿礼物一起上路了。

说起来他也是心血来潮,吩咐众人都不许提前去西山行宫报信。

“本王要给母亲一个惊喜,你们谁都不许说出去。”

众人都应是。

结果到了之后,守门的人一看见他们,脸色立即不对了,就有人拦住赵王车架,然后命人火速往里报信去。

“王爷稍候,容属下进去禀报。”

赵王是谁?

当即往前走:“本王就不稍候,看谁敢拦住本王。”

一面走,一面命令李先成许言嘉等人抓住那些个要报信的。

石森小跑过来劝:“王爷,这是娘娘的地方,您是来请安的。”

赵睿之:“我担心娘娘被人挟持,顾不得那么多了。”

石森一听也有道理,便不敢再劝了,

等他们一行心急火燎的过了前庭,到了中庭,已经隐约听见擂鼓声,还有叫好声。

赵睿之的脚步就顿了顿,他看见了赵嬷嬷,赵嬷嬷也看见了他。

唯有场上的两个人女人玩得开心,没有注意到他这个“不速之客”。

偌大的场地,艳阳青砖,光可鉴人,锣鼓围成一圈,男子负责擂鼓,俱都一身短打,露肩露腿,女子们细腰宽裙,飘然如仙,他母亲,先帝发妻,如今的静安皇后,亲自上场,教导中间那个笑得眼睛都眯起来的小兔崽子,如何将一条长纱砸中扁鼓,还要砸得好听。

只见那小家伙不禁没有气力甩出水袖,反而用尽全力扔也没有扔中,叫场上众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可是,无论她动作怎么可笑,不可否认的,那所谓的小兔崽子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极其标致的少女,她高高的跳起来,阳光下巴掌大的小脸熠熠生辉,像一颗惊世明珠一般,落地时,杏眸琼鼻,扭头来,细长的脖颈连着优美的脊背。那些不懂天鹅美在何处的人,见到她,或许会有点答案。

这一幕牢牢的盘踞在赵王脑中多年,并且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说。

舞蹈稍歇,静安皇后这才发现了赵睿之到来,她像是不觉得眼前这事只是寻常一般,接了帕子擦着汗水问他:“你怎么过来了?也没叫人提前来说一声。”

赵睿之很怀疑他如果提前叫人来说,估计就看不到眼前这一幕了。

静安皇后叫了明鸾:“先把衣裳穿严实,出汗太多了,别着凉。”

明鸾见过了赵睿之,本来还有点害怕,可见静安皇后这么淡定,她立即也有样学样的跟着淡定起来,就是赵睿之看过来的目光实在不能叫人舒服。

她还光着脚呢,面上不动声色,脚趾头却一个劲的乱动,要是它们会说话,保准这会儿弹幕已经满屏了。

赵睿之心里恨恨,这兔崽子简直是当我是个死的!

静安皇后叫众人都散了,晚上预备酒席给赵王接风。

赵睿之看着正准备悄悄溜走的江小明,笑着开口:“母亲,儿子好久没见妹妹了,我们俩先去说说话行吗?”

明鸾连忙道:“我累了,要先去换衣裳。”

赵睿之:“叫他们把你要换的衣裳带到我那里去,到处都是人,还怕缺了伺候你的不成?”

静安皇后笑道:“如此,那你们兄妹俩就好好叙叙旧,你做哥哥的不要欺负明明。”

赵睿之:“我哪里敢?如今她可才是母亲的心头肉,我再混账,也不能欺负母亲的小心肝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