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_61(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清晨,罗松便乔装打扮混在罗少保回幽州北平府的队列之中。

来送罗成的人还不少,韩擒虎等人都来了,瞧着大白马上意气奋发,鲜衣怒马的少年,若不是看着他身形明显瘦了一大圈,还真是看不出来他大病初愈,那精神劲可足了。

韩擒虎等人不由得感慨,这到底是年轻人,身体底子好,昨日皇上才允了他,今日心中郁结一去,又是生龙活虎了。

宇文成都看着他那模样,嘴角微微上扬。

其余人等都走了,宇文成都一直将人送到城门口,尽管这一路上只是并驾齐驱,罗成并未开口说话。

临近告别之时,罗成两腿一蹬,直接飞驰出去,连头都没回一下。

罗松面色挣扎地落在后头,压低了声音道:“成儿之事,还望多多担待些。”

宇文成都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该说的,昨日不都道过谢了么?怎么今日大公子还是一脸尴尬的表情。

直到他送完那人,回到府中,才听刑部官员来报,说是太府丞何稠何大人府上,仅供何大人进入的工匠房昨夜三更时分突发大火,何大人当时正在该房内研制皇上要的精巧玩意儿,估计是睡着了,不小心碰翻了油灯,烧着了那些图纸木材,结果,一把火把那工匠坊烧得一干二净,连带何大人本人也被烧的变成了一具焦炭……那场景真叫可怜。

宇文成都恍然,难怪罗家大哥临行前对他说那句话,心下一笑,自言自语道:“这小子记性还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嘟嘟,你既然都知道罗成本性了,那你知道这是放虎归山的节奏么?!

罗成的反骨哪来的?罗家人都有反骨的好么。

☆、第四十三回

43 大羊山下,路遇响马

上回说到罗松使计,罗成暂回了这北平府。

不出几日,便是这秦母的寿辰。罗松替罗成求了个情,让着罗成出门散散心去。

罗艺本来是不允的,还没瞧见他在京都惹的那些事么,听松儿读完书信,他吓得额头直冒冷汗,当夜就点将,让大军候着了,但终究是架不住夫人的泪眼。

秦蕊珠疼罗成,那是真的疼到心尖上了的。

是了,好端端的心肝肉去京都伴驾的,结果才数月不见,儿子都快瘦成皮包骨了,回来之后也不爱说话了,整日把自己闷在房中。

听松儿说,成儿是见了不少那昏君杨广的腌臜事儿,心下不平,但又无能为力,束手无策,郁结于心所致。

如今,成儿想通了,走出房间门,求到她这儿,殷殷切切地想去山东给舅母做寿,他有这份孝心,她还能拒绝不成?就如松儿所说,让成儿出去散散心也好。

所以,尽管罗艺不太甘愿,罗成次日还是眉飞色舞,活蹦乱跳地跨上了他的白龙驹,带上一行随从和几车的贺礼便出行了。

此番随他一道的,都是些罗艺的亲信或是待在他身边时间较长的侍从,有旗牌官张公瑾、白显道、史大奈,杜文忠等,一行共十四人,外加押送寿礼的二十余名强壮兵士。

你若问罗艺为何准备这么多人,且个个都不是罗成手下那些七年兵,六年兵的,就连和罗成关系极为密切的罗勇,新收的小将秦用都不让带。

按理说,罗勇,秦用,还有燕云精骑那伙人武艺更高不是?

罗艺自有考量。

臭小子的武功,谁能轻易伤得了他?此次出行的安全问题,压根不在罗艺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担心的是,若是让罗成带上他那些亲信,指不定还能把天给捅了。

那都是些什么人?

别当他真的老糊涂了,经历上回书信一事,他算是看明白了。那些人可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煽风点火的主儿,全让他那小兔崽子给带坏了。

这要是聚到了一块出远门,那还就像是放出笼子的鸟儿们,别提多痛快了。

公瑾等人就大不相同,跟随他多年,且办事稳重,若是让他跟在成儿身边指点,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再者来说,就算出些乱子,合十四人之力,就是压,也得把这小子给压实了,别让他胡作非为。

显然,罗艺是把他那些忠仆想得太“老实”了。他也不想想,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本身就是个刺头,跟在他身边的这些人,能软和的了?这也就是没遇上机会而已。

事实证明,“老实”的忠仆们一提结义,半点不带犹豫的,拿刀划开口子就歃血为盟了……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就说眼下,罗成等人渡过了浑河,出了长辛店,一路悠哉哉地在前面打前锋,身后数匹马匹驮着几大车东西,缓缓而行。

罗成这一行不可谓不隆重,由他打头阵,身后跟着十个驮子,每车都装得满满当当的,有的是北平府地界的特产;有的是父王特地安置的黄白之物;有的是罗成偷偷装上车的,兵工厂制造的一些削铁如泥的利器,想着到时候起义,兴许用得着;有的是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