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九零之暴富人生 第66节(2 / 3)

加入书签

实实只漏出两只看路的眼睛,生怕他们被风吹到。

从酒店大堂刚走出的一瞬间,一股凉风直接冲进了她嗓子眼里,呛得咳嗽不止。

北方的冬日是萧瑟的,道路两边的老槐树枝丫光秃秃的。

北方的冬日也是喜庆的,远边的铺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清冷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那是北方特有的年味。

大年初二,路旁边的许多小门脸店子开了不少。

周慕贞他们一路走一路逛,偶尔看到了卖吃的,也会买上一点尝个味。碰到符合个人口味就多买一点,但也没买太多,就怕好吃的太多了拢在一起后提着麻烦。

大家购物的时候更懂得克制了,这都是上次去港城玩的时候得出来的经验。

他们第一站去的地方就是天安门。

逛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见到的人不是很多,或许是他们出来得早吧,也或许大部分的本地人都在家里窝年,广场上的行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

他们特别健谈,遇到周慕贞一家人时,还上前和他们攀谈问他们是从哪过来的,还主动给他们介绍值得走一走的景点。离开之前还小声跟他们提供了一个小建议,大概意思是说不要太相信“听说”。比如,听说北京烤鸭最地道的当属全聚德,其实不然,便宜坊的烤鸭更好吃一些,本地人都爱吃那家。

周慕贞听得兴致盎然并对那些热情的大爷大妈一一谢过。

天安门雄伟壮阔,在纯净蔚蓝的天空下,更是高大。

不时有飞鸟掠过天际,留下一排剪影。

慢慢的,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许多小摊贩也出门了,扛着流动的小摊沿路叫卖。

其中有卖糖葫芦的,周慕贞上前买了三串,自己吃一串,珊珊吃一串,小家伙和赵骁共一串。

小家伙太小了,没法吃里面的山楂肉,只能在赵骁的看护下舔舔糖葫芦糖衣。

完全不给小家伙尝味也是不行的,小家伙会生气,气鼓鼓地憋着一泡眼泪伤心地欲说还休望着你。这叫人怎么忍心呢,所以只能叫赵骁看着他。

北方的糖葫芦和南方的糖葫芦是不一样的,周慕贞买到收回才发现手中的糖葫芦又冷又硬,像一团冰坨坨。

这怕是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吧。周慕贞腹诽到,她咬了一口,冷得凉牙,没啃下来。

她回头看向两个孩子。

珊珊正艰难地咬着吃,糖衣又甜又冷,她吃一口便缓一下。

赵骁单手抱着小家伙,另外一只手则举着糖葫芦喂到小家伙嘴边,他舔了一口后就不肯再张嘴了,大概是冷到牙了。

见小儿子不吃,赵骁便自己吃了。

大冬天的,广场上风呼呼直吹,三个怕冷的南方人吃着真冰·糖葫芦,又冷又甜,再配上里面酸甜软熟的山楂果肉,越吃越好吃,但越吃腮帮子也越冷。

他们在广场上走走停停欣赏风景,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照相小摊。便在天安门广场前面拍了一张全家福,还拍了单人照,夫妻合照,姐弟合照。

拍完后交了钱领了号,照相摊老板叫他们后天去大栅栏那边的胡同口往里数第一间大杂院外面的门脸去凭号取照片。

他们在广场上又逛了一会后觉得有些小累,就打算去附近的茶馆坐会缓一下,暖和暖和手脚。

周慕贞随意挑了一间茶馆,点了一壶红茶,叫了一些茶点。有豌豆黄、桃酥和冬菜包子。

大家喝喝茶,吃吃茶点,舒服极了。

这间茶社环境还不错,装潢摆件都极为雅致。青花瓷器、博古架、水墨画等雅物都极为讲究地摆放着,人文气息很浓厚。

而且室内也甚是静谧,茶香浅淡,茶雾袅袅,仿佛整个人都跟着沉静下来,不失为一个逃闲的好去处。

第153章 故宫

吃完茶后周慕贞一家便打车去了故宫。

从午门进去,穿过几道宫门到慈宁宫逛庙会,庙会很是热闹,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大家极有兴致地逛着老字号档口小摊,向摊主问问价打打岔,望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目不接暇。

在摊位上玩了几晌后又跟着人流到乾清宫看天灯,虽是白天,但张灯结彩的画面依然好看。

看完了天灯后他们又去了御花园,园子里面春花谢尽唯有寒梅傲然独立枝头。淡淡的梅香配合着园内精致的景致,意境十足。

琉璃黄瓦,朱红宫墙,高高的单檐攒尖顶,老树枯枝斜出的一杆枝丫,随随便便的一眼望去,都是一幅极美的画卷。

周慕贞站在御花园里抬头仰望飞檐斗拱间掩映下的天空,有飞鸟经过。

古景今时,历史的车轮缓缓淌过,周贞似有所感低头。

突然,宫墙底下钻出了几只橘猫,它们步履悠哉,慵懒地在栏杆上踩着猫步,寻到一处有阳光晒得到的地方,然后安然地舔着猫爪就地躺下,别提有多悠闲了。

连猫都在躺平啊。望着那副妙趣的画面周慕贞娴静一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