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03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便对了。庆王殿下特意嘱咐本宫,说为人者,当知恩图报。这不,他自己不方便见你,于是便托本宫问问你,有没有他可以帮你的地方?或者,你眼下需要些什么?”

秦源心想,连“知恩图报”这种词都出来了,看样子这位庆王殿下想拉拢自己的心思,不是一般的强烈。

需要答应么?

这是毫无疑问的。

毕竟,自己现在已经明着得罪了誉王,不在庆王这押点宝,怎么对冲风险?

说白了,在宫中能对抗誉王的,只有庆王,而在已经得罪誉王的情况下,自己再拒绝加入庆王阵营,那纯属脑袋被门夹了。

至于坏处,无非是帮庆王办点事罢了。但庆王在宫中能量惊人,能让自己去办的事估计也大不了,自己当能应付。

于是说道,“娘娘,请转告庆王,奴婢对他仰慕已久。他能记得奴婢便已让奴婢感激涕零了,又何敢讨要奖赏?”

敏妃微微颔首,又道,“庆王殿下说的没错,看样子你确非寻常太监。”

秦源心想,废话,寻常太监有鸟用?

“燕妃在后宫原有两家食楼,”敏妃又淡淡道,“眼下她被押入天牢,食楼便归了我们。庆王殿下的意思,是让你去打理其中一家。当然,不会让你平白付出的,会给你五成的干股。”

秦源一听,当时就愣了。

啊这……食楼,虽然明面上也是普通的酒楼,但暗地里干的是收容男女对食的勾搭,就是变相的青楼。

好家伙,我青春的小鸟刚刚要飞回来,你们就送一座青楼?

还给五成的干股……这个“干”读第几声啊?

如此一来,泡澡吃葡萄听曲儿,岂不是可以提前预演了……还是免费的?

吐槽归吐槽,不过秦源很清楚,庆王给自己一座青楼,便相当于给了自己卖命钱了。

这价码开得还不低,毕竟后宫有句话,叫“金楼银楼,比不过后宫一座青楼”。

自己不过一个七品太监,他能开这种价码,已是难得。

不过,在后宫开这种场子可不是简单的事,而且这种产业之前一直都是容妃那头在经营,庆王及昭妃那边从未涉足,这次他们突然要插一脚,就很耐人寻味。

秦源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但秦源知道,这么一来这两家青楼,就一定会与容妃手上的青楼发生摩擦。

但既然庆王敢送,他就敢接。

至于怎么摩擦、用什么资势摩擦,那就再说吧。

于是说道,“庆王殿下既然信任奴婢,奴婢自当为殿下效力。只不过……既然是全权让奴婢打理,那么是否奴婢如何经营都可以?”

“自然可以了。”

敏妃点了点头,随后犹豫了下,但终究是又补充了一句,“但是你既然收了这食楼,那从今往后,便要记得庆王的好。”

后半句,她是想提醒秦源,收了青楼……那便是收了买命钱。

想起这小太监可能因此卷入这场争斗,她的心内便隐隐有些不安。

可事实上,从秦源帮她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无法脱身了。

第132章 痒

敏妃的任务完成了,她让秦源成功地上了庆王的大船。

这条船上坐着很多人,庆王、敏妃、昭妃、左相、很多隐藏在宫中的能量者,以及宫外的墨岛。

船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监国太子的宝座。

如果到达不了,那这条船的命运也只有一个,便是彻底覆灭、沉入水底,永不见天日。

事实上五百年间,大成总共发生过三次皇位更替,每一次都是几帮人豪赌的结果,也不知道柴莽当初定下“百子夺嫡”的规矩时,有没有想到过后世这种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庆王船上,还是誉王甚至景王船上的人,都是一群不惜性命的赌客。

赌的是,至少百年的家族兴亡。

当然,像秦源这种上了船还自备逃生小艇的,则属于另外一个品种了。

区区一座青楼,就想让他光明正大地为庆王卖命?那是不可能的。

他秦源的命,向来只租不卖——而且还是合租。

敏妃看着秦源的背影消失在百花丛中,秀眉微蹙,仿似在沉吟什么。

苏秦秦一看秦源走了,再看敏妃似乎在想事情,于是也灵机一动,面向着敏妃,但悄悄地捣腾起小碎步往后退,打算退到一棵大树后再溜之大吉。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自己还得给小秦子送银票呢,要不然岂不是言而无信?

却不想,即将大功告成之际,却被敏妃叫住了。

“你去哪?”

敏妃困惑地看了眼苏秦秦,然后问道,“方才他那几句诗,你记下来了么?”

苏秦秦一愣,忙道,“主子,我哪懂什么诗词啊,我还以为你记了呢!”

“我哪记得住那么多,”敏妃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