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2章 昭雪(1 / 2)

加入书签

大岳皇权就此更迭,不费兵卒刀枪,无人抛头洒血。

公子戏言,说能得这般太平结果,凤儿有不小的功劳。

功劳么,凤儿自认谈不上,她不过是为一己夙愿,做了些她能做的事罢了。

胡之源再没露面,胭脂铺也没有传来他半点消息。想是胡之洵刚继位,免不得从头到脚要捋顺一番,胡之源作为敦睦大臣也少不得忙碌,有些事也的确不便传出宫外。

凤儿想着,是他没有忘却答应过她和公子的事,他要逐一去办。

一切需要时间,她只需等待。

先等来的,是皇后病逝的消息!

没有大办丧仪,没有禁令颁布,仅是随意地封个谥号,走过场似的昭告天下,便葬入皇陵,与先帝亡魂继续纠缠去也。

“一国之母,生前何等荣华风光,不想一朝归天,竟落得这样寒酸的下场。”

公子听着宾客毫不忌讳地谈论,暗暗耻笑皇后到死也没料到,一手培养出来的皇帝是条白眼狼,只顾自己登基后大展拳脚,连死后颜面也不吝给她,乃至百姓都可拿她后事做谈资。胡之洵是不守孝道,可谁又敢在这当口指摘他不孝呢。

公孙太傅或许敢说,也该说,但他没机会说了。

皇后一死,紧接着便是公孙太傅全家倒台,这于公子和夫人而言是更值得放鞭炮庆祝的喜讯!

喜报由胡之源亲自带来。

“此事尚处机密,但我实在憋不住想来告诉你们!”

胡之洵比他父亲多懂一些为君之道,继位后头一件事便是提拔那些一心为社稷考量的臣子,不管对方当初是否站他阵营。

他也明白,像公孙太傅这种权柄撑天者,是断不可久留身侧。

皇后与公孙家同气连枝,胡之洵是皇子时,他们是他的助力,等他成为皇帝,他们便是威胁。这死了一个,另一个也该料理并可以料理了。

幸亏胡之洵登基之前没来得及娶公孙太傅小孙女为正妃,否则继位便必须立她为后,届时前朝后宫必然断不了勾结。暄帝生前是怎么被算计,他可是从小到大眼见着的,那种受牵製的帝王生活,他可不想再过一遍。

公孙太傅都做过什么,当今朝堂上下没人比胡之洵更清楚,随便拎出几条已够他满门抄斩。他仅需暗示那些早看不下他行径的大臣要除掉这人,再有意无意漏出点可参他的由头,奏本就流水似的呈了上来。

沈良大人通敌旧案重提,牵连出艾老将军受胁迫去诬陷忠良又含恨自戕,幕后主使全是公孙太傅。

那些随时间而逝去物证虽已不复存在,但人证总残存漏网之鱼,加上胡之洵除恶务尽态度强烈,下面的人也审时度势,弄出不少确凿名堂。

最关键的证物,是艾老将军藏于斩念中的密文遗书。艾成萧在离开大岳之前,偷偷把它给了胡之源,说人无千日好,公孙家早晚有这一天,到时它定能派上用场。这件事艾成萧没对任何人说,他人已在东燕安下身,逃亡犯官罪臣也不能再现身大岳,无法亲眼见证祖父雪耻的时刻。

沈家和艾家沉冤昭雪,吴家则没那么幸运。

吴老相爷是胡之洵亲手逼死的,知晓内幕的人不多,他本也没当回事。但在草拟大赦名单时,胡之源正巧在旁边吹了一嘴,问吴老相爷家可还有人活着,如果没有,便不必记上。

这倒让胡之洵想起这位屈死的老臣,又联想到为他破译地图的密政司,保不齐里头有谁知道吴老相爷过去的事。若给他们留下苛待的印象,这帮人暗地里使点坏,想瞒他可易如反掌。

为图自己心安,胡之洵让吴家也获赦,既然想博个善名,那么被皇后坑害的姚氏废妃也该让她脱籍还身。

事情顺利得远超胡之源预想,他不过试探着随口一提,结果一箭双雕,让他的许诺全部兑现!

“还有一件事,你得去把润姨叫来,她必须亲耳听到!”胡之源连说带比划,催促凤儿快叫人去喊润娘。

这件事关乎卫家的血海深仇。

正如凤儿所惑,当年杀进润娘小院的并非东燕人。

那个动荡年月,李佑远在东燕都来招揽卫家,大岳朝廷就不动心思么?

胡暄对谍人不重视,且看他对密政司和吴老相爷的态度便知。他没长的心眼,全长在另一个人身上。

又是他,公孙太傅。

密文这种见不得光的东西实在是把好武器,他靠它毁了沈家,顺带毁了艾家。吴老相爷退出庙堂,朝中密政之事无能人担,他若能收揽卫家,岂非天下谍人都能为己所用!

卫家地处大岳境内,近水楼台,细细再细细的查去,总能找到老巢。

可是卫家人将无国守则贯彻到底,连东燕摄政王亲自登门都不给面子。公孙太傅派去的盯梢虽不知李佑具体来求什么,可他讪讪而出是确确实实。

已是时不我待,万一他再来呢,万一他说动了呢,一旦卫家谍人归顺东燕,他便没有机会了。

收不了卫家人,那便只要诡谍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