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香奁琳琅 第35(3 / 4)

加入书签

她听后呆呆的,这样简单的一句叮嘱,也够她咀嚼半天了。

她费心琢磨的样子很可爱,那纠结的两根眉毛,极有小时候的风范。

小时候……多么眷恋小时候,小时候没有那许多心事,也没有那许多的身不由己。等长大了,追名逐利,日日行走在悬崖边上,就连这样单纯的闺阁姑娘,也不能幸免。

明妆还是耿直的性子,摇着小灯笼,还有兴致来调侃他,“刚才那两句话好有学问,李判要是不当大将军,可以进国子监教学生。不过你将来对待自己的夫人,也会是这样吗?怕不珍贵,就留着几分,那人家该多失望啊,一心依靠的丈夫对自己不甚用心……”想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你是害怕受伤害,所以小心翼翼?李判,难道你曾经求而不得吗?”

她的兴致盎然引发了他的尴尬,沉着的战将终于有些不自在了,匆促否认,“哪里有什么求而不得!我这样劝告你,是因为还不能信任仪王,且女孩子的感情珍贵,更要自矜自重。至于我,日后若是娶了亲,自然真心待人家。我对她八分,她能还我六分,我就心满意足了。”

明妆摇头,没想到李判这么悲观,“等你遇上了十分喜欢的姑娘,就会发现今日的八分实在太少了。好不容易来人间一趟,怎么不尽兴……”

嘴里说着,跨过月洞门,不防新做的襦裙绊住了脚尖,身子往前,腿却还在原地,心里暗呼一声不妙,人就往前扑倒下去。

小时候,她总是摔跤,阿娘说她脑子里装了好多奇思妙想,所以头重脚轻。可明妆自己知道不是这样,她就是有点大意,有点稀里糊涂,这些年明明已经小心得多了,却还是常一不留神,马失前蹄。

这么大的姑娘,摔一跤很丢脸的,不过还好天色已晚,没有外人。摔得多了,摔出了经验,只要高高昂起脑袋,做好准备着陆,至多手掌蹭破点皮,不会伤到脸的。

一切准备就绪,结果千钧一发之际,像画本上描述的那样,她忽然落进了一个臂弯里。那臂弯有力,一把便将她托住了。手里的小灯笼咕噜噜滚出去,滚落在草底,蜡烛烧不破琉璃,很快熄灭,一切陷落进了黑暗里。明妆只听见咚咚的心跳和急速的喘息,还有自己劫后余生的庆幸,“好险……好险……”

可是这样与李判的亲近,还是第 一次呢。

因离得很近,她能闻见他领口飘散出来的青栀香,被体温一晕染,变得那么醇厚温暖。没来由地,心跳骤急,像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她忙站直身子,无措地抿了抿头,“还好李判在,要不然今日可摔得不轻。”说罢装模作样转开身,“咦,我的灯呢……”

李宣凛站在那里,女孩子轻盈的分量,曾经短暂停留在他臂弯,他一直知道般般长大了,但好像从来没有一次,像今日这样清晰地意识到。

脑子发空,心头震荡,这些都不足以表达他现在的心境……仿佛一直悬着的那根弦丝被拨动了,嗡然作响,多日的困惑,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他不该再拿她当孩子了,她也不是甩着苇杆,在院子里吹芦花的小姑娘。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聪明、透彻、别致,甚至……香软,她有这个年纪的女孩全部的美好,所有人都发现了,只有他还蒙在鼓里。

她提溜着她的小灯笼过来了,若无其事地说:“幸好没摔坏,你有火镰吗,把它点起来吧!”

男人腰上一般都配着蹀躞七事,取火很简单。她揭开琉璃罩子,他引燃了火绒,灯笼很快重新亮起来,那一簇火光照着彼此,相视一眼,都有些讪讪。

所幸明妆是个爽朗的姑娘,她朝前指了指,“看,橘春她们来迎你了。”

李宣凛顺着指引看过去,果然见两个女使挑着灯笼过来。心里兵荒马乱,久久不能平息,便匆促道:“让她们送小娘子回去。我晚间有要事,过会儿还要出门一趟,今晚不一定回得来,小娘子不用让人给我送晨食了。”

明妆哦了声,“这么晚还要出去吗?”但他既有公务要忙,自己也不便过问,只好点了点头,在新冬的陪同下,返回东园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 洗漱过后预备上床,想起刚才那一搀扶,还有些心神不宁。

脸颊上热烘烘的,明妆探着脖子朝外喊:“把炭盆搬出去。”

闻讯进来的午盏纳罕不已, “房里早就不烧炭了, 哪儿来的炭盆。”一面又问,“小娘子怎么了, 热么?”

明妆掖了掖脸, “今夜怎么像入了夏似的, 要惊蛰了?下雨打雷?”

午盏笑道:“外头都起雾了, 走上一圈凉得很呢,并不觉得热。小娘子可是因为喝了酒,酒气上来了?”

明妆嘟囔着:“不是说这雪花娘就是甜酒酿嘛,怎么也有酒气!开上半扇窗,透透气好么?”

午盏说不成, “更深露重的, 寒气跑进来, 入了肌理可是要得病的。”说着从边上的小柜子里抽出一把团扇, 坐在床沿上摇了摇,“小娘子躺下, 我给你扇扇。”

明妆依言躺进被窝里,两手探在外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