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 真龙求雨(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十二章 真龙求雨

五月十六这一天的早上,二十二岁的朱翊钧在深宫之中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就来到大明门,文武官员已经在这里整好队伍静候,朱翊钧看了一下这些神色庄重的股肱之臣,点了点头,迈开步子就向前方走去,跟在他身后的则是卫士宦官还有朝廷大臣。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庞大队伍,足足有数千人,然而道路上却只听到沉重的脚步声,听不到人的话语声,这么多人的队伍却一路没有人说话,真的是非常离奇的了,因此这气氛就显得格外肃穆。

朱翊钧带头走在最前面,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火热的日头在头顶明晃晃地照着,仿佛将那火焰直接投在地面上一样,刚刚走了怎么一小段路,朱翊钧就觉得自己要被烤焦了,当年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天上十个太阳也不过是这样一个状态吧?“晴空丽日”本来是一种很美好的天气,令人心情愉悦,然而此时却让他莫名地感觉有一点恐怖起来。

朱翊钧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作为一个农业立国的大帝国的首脑,从去年冬天开始,他就感觉到情况不妙,冬季少雨雪,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旱和蝗灾,冬季的时日每迁移一天,他心头的阴霾就愈发浓重一些,随着隆冬渐深,无雪的状况却并没有改变,一直持续了整个冬天,他本来以为能够到了春天总能够下一点雨了,毕竟“春雨连绵”,这种情况下降下雨水来,那可真的是“贵如油”了,然而等了许久却仍是没有几场雨,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看外面的天气,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几乎每一天都是晴空万里,极难出现自己渴盼的小阴天。

进入夏季以后,简直是堪称亢旱,玉泉山的水流都变得极细,朱翊钧问过宫中负责取水的人,道是本来“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到处都是水流的地方,如今许多泉流也都已经断掉了,那一片湖泊也缩小了三分之一,部分湖底露了出来,那些逃不掉的蛤蜊贝壳之类在太阳下晒成干,看着真让人伤心,是一幅活生生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场景,想来远古的时候,海底隆起变为山丘平原,原本的陆地沉降下去成为新的海洋,也就是这样一番画面吧,只不过规模要比湖泊的变化大得多。

因此朱翊钧在喝茶的时候,也不再觉得这山泉水是如何的清冽甘美了,哪怕是上好的龙井,喝起来也不再是从前的味道,总觉得有点苦涩的感觉。御医说自己是心火太盛,朱翊钧自然明白其中的缘故,北方大旱实在是令人焦心,这种时候自己还有心情品茶吗?更不要说玉泉山的行宫此时也不要想了,纵然盛夏的时候,皇家去那里避暑已经成为了习惯,可是今年的这种状况让自己还怎么有心去游览华严寺?

春夏以来的旱情发展到这种情况,朱翊钧已经没有了办法,他曾经下令地方官志诚求雨,然而官员们祭拜了龙神,祭文也烧给了神灵,可是一番兴师动众的仪式之后,老天却没有任何反应。朱翊钧每天站在宫中的窗前向外看着,希望情势能有所转变,然而每日天空中都是万里无云,让自己的希望每一次都破灭掉,变成了深深的失望,于是最后秉着“诚感动天”的愿望,朱翊钧决定由自己亲自去天坛圜丘去求雨,而且全程步行,不骑马也不坐轿子,在具有最高权威的上天面前,九五之尊的人间帝王此时也不过是一个满心恳求的人。

皇帝亲自去求雨,在北京城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她们日夜关心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在干旱缺水的困境之中煎熬,每天想的就是“到底哪一天能下雨?”而在这个时候,皇帝终于采取了非常激烈的行动,在她们的心目中,皇帝就是人间的神,由人间的神去沟通天上的神,当然是比百姓自己去龙王庙求雨或者是官员求雨要有效果得多,毕竟仙凡两界的交流协商也是要讲究级别的。

尤其是这一次皇帝出行不同于以往,要知道皇帝深居九重,本来就是很少出门的,即使是出宫,也是要采取严格的“除道”措施,经行道路两旁的店铺全部关门,也禁止行人走动,所以即使是北京城的居民,往往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看一看皇帝长得什么样子,在安全措施之外也保持了神秘性。

然而这一次却不同,皇帝将所有的矜持都放了下来,连警卫水平也降到了最低,居然允许大家观看,因此就由不得凡是有点空闲的人都涌到街上来“一睹天颜”。

梅咏雪也夹在这些热烈期盼的人群之中,店里面暂时丢给张老掌柜和蒲明城看着,她和荆不弃两个人都跑到街上,梅咏雪甚至还爬到一棵树上,准备观看明朝当代最高统治者。荆不弃在树下“呸呸” 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抓着树干蹬着脚也打算往上爬,只可惜爬了几分钟的时间却仍然停留在树根附近,仰起头来眼巴巴地看着上面坐在树杈上的梅咏雪,真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

梅咏雪很有同事爱地安慰道:“不弃啊,就算上不来也没什么,你个子高高的,把脖子再伸长一点,绝对看得清清楚楚的,更何况这树上已经有这么多人了,你如果再上来,压倒树就不好了。”

荆不弃:所以我最好还是不会爬树对吗?O(╥﹏╥)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