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雪村之梦(2 / 3)
冷。
村子边缘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我就住在那个小庙里,庙中有一条窄窄的长条火炕,大概占了小庙面积的三分之二,炕上居然铺的是人造革,人造革……炉膛里面的火烧得非常旺,也不知是从那里找来那么多柴草煤炭,反正整个小庙都暖融融的,让人热得有点冒汗,最离奇的是庙门仿佛是玻璃做的,我躺在炕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情景,偶尔路过的行人骡马之类。当时的感觉就是,漫天风雪一片僵死毫无生机的背景下,自己可以很安全地在一个小小的避居地里面幸运地静静地看着时间流逝,那种感觉简直就是大难不死劫后余生,格外的温暖,就像我现在一样。”
叶莲娜话音刚落,墙壁上光线一闪,缓缓铺展开来一幅白绫子水墨画一样的画面,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之间,点缀着一些土黄色的房屋,这些土房前大部分都围着篱笆,院子里散落着碌碡、磨盘、竹筐,村头还有一眼井,井台上的辘轳清晰可见。一眼望去,房屋院子里都看不到人影,似乎全被大雪冻住了一样。
村子边有一座小庙,人字形山墙屋脊,原本的红砖墙由于年深日久变得发黑,顶上覆盖着黑黑的弧形瓦片,有一些屋瓦已经残缺不全,破损处用黄色的瓦片补足了,仿佛一件黑色的旧衣服上面缀上了黄黄的补丁,而房檐下则挂着一个黑漆漆的牌匾,上面斑驳的三个粗体大字写的是:土地庙。
整个一间小庙显出了浓浓的沧桑感,陈旧残破,正与不远处那萧条冷落的荒村相对。远远地还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只是仿佛也被冻住了,看不到河水的流动,只看到岸边弯弯曲曲一道线,河道中的冰面微微闪着亮光。
这样萧索的远村、破庙、冻河,构成了一幅很具有传统审美意趣的中国画,格外的清寂,如果河流没有上冻,河面上再有一艘船,就是非常出名的寒江独钓图,然而真正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过的叶莲娜却只觉得一片空虚茫然。
穿过庙宇的破木门,里面是好大一铺炕,火炉在一旁烧得正旺,通红的火光从炉圈缝隙中透了出来,热量充盈了整个空间。炕上铺着带着彩色花纹的硬质光滑人造皮革,皮革上是一条厚厚的炕褥,褥子上堆着一大张棉被,一个人正拥着棉被坐着王外面看,镜头拉近,那个人的脸赫然是叶莲娜。
看到这里,叶莲娜自己都笑了,因为黛安娜模拟场景真的是非常逼真,还为自己做了一个旧式的发髻,对着人造革炕席显得古不古今不今,十分魔幻。
最离奇的是,从自己的视野看出去,原本的木头庙门忽然间变成全透明的,连墙壁都清清透透,如同玻璃砖墙一样,自己就坐在那里,背靠着墙壁,望着门外那漫天风雪的乡野,大风将地上的积雪刮了起来,席卷在空中形成一条雪幕,又如同将雪织成了薄纱,笼罩了大片天地。
一个穿着一件灰布棉袄的人正从村路上走过,他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的毡帽,两只手抄在袖筒里,手里还牵着一匹马,马背上拖着两担货物,这样冷的天气,不知他是下乡贩货还是收了东西要送进城里面去,这就是此时天地之间唯一在活动的生命,如果没有他,外面的世界就是一片死寂。
对于那个艰难行路的人,叶莲娜忽然有一种感动的心情,如果一个行人都没有,自己枯坐在这里该是多么寂寞无聊,一时间她脑中突然出现“僵卧荒村不自哀”这样一句诗,“不自哀”三个字是为了原句的完整而生硬带上来的,“僵卧荒村”才是主旨,简直有一点鬼故事的氛围了。
她站在灶台前出神地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黛安娜,飞船可以任意变幻外形吗?可不可以改变了现在一口铁柜子一样的外貌,变成……”
“我可不想弄成一副土地庙的鬼样子,那不符合我的审美,如果是三维具象成卫生防疫站或者是火警消防局,我倒是可以考虑改变一下外形程序。”
叶莲娜笑了笑,说:“我也不想搞成一副山神土地庙的外观,梦里也就罢了,现实中我还没有那么复古。只是如果以后我们没有办法有一间单独的公寓,希望能把飞船伪装成民房一样,直接住在里面。啊,该做菜了,凉调黄瓜,这么久还没做完这一餐的晚饭啊……”
夜里十一点左右,叶莲娜终于将书放在一边,熄了灯准备睡了,每天晚上是她最惬意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来飞船中悠闲地为自己烹调了简单而又美味的晚餐,吃过饭后的时间就都是用来消磨的。有时候叶莲娜真的感觉如今的生活和正常年代的状态相差不算很大,都是白天出去工作一整天,晚上回到家里就放松下来,匆匆做个饭,饭后整理一下内务,之后的时间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般这个时候自己都是看书看片子打发时间。
她甚至觉得现在比从前还要放松,从前都是脑力劳动,一天下来大脑很紧张,那些数据性的事务性的工作总是担心会在某个地方出纰漏,因此即使下了班,走在路上回到家里还是会继续去想,不止一次当她想着想着,忽然便发现了漏洞,于是心便悬了起来,长时间这样下来,她便觉得自己的脑浆都有点要熬干了,两个太阳穴总是紧绷绷的,即使坐在家里看书也不会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