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六章(2 / 3)

加入书签

吗?”

“不见。”他语气隐隐焦急,落笔的字也比往日浮躁,“你进来,我交代你件事。”

小暑进来时,见到相爷大人正在用信鸽传信。

“你去找沈姑娘,远宁侯的尸首找到了。”

小暑点点头,刚要走又被他叫住。

“你方才说,是谁来了?”

“是袁大人。”

京郊别院,一辆马车停在门前。

沈清月站在门前,摘下斗笠面纱,对着停在中堂的灵柩叩首三拜。

施玄霜站在穿廊拱门处,远远看着她,三日了。

若非是这棺材被他火急火燎的催促着运回京城,只怕今日自己也见不到她。

叩拜过后,沈清月退到门侧,面纱搭在皓腕,对遗香说道:“世子爷曾托我找到老侯爷尸身,代他安置侯爷后事,如今尸首已然寻回,但我身份低贱,侯爷的后事便交由你们侯爷府的人了。”

老侯爷身份清贵,而她却是青楼出身,她自己可以不在乎这个朝代的偏见规矩,却不能不顾及恩友之父的名声;老侯爷的后事,交给侯府的忠仆,也比交给自己妥当。

遗香扑通一声跪地,潸然泪下。

“多谢沈姑娘。姑娘仁义,遗香斗胆,代侯爷府上下叩谢沈姑娘。”

“往后你不必再跟着我了。”她戴好斗笠,眉眼低敛,“明日寅时到南城门,去送送你主子吧。”

因国丧一事,天牢一应罪刑实行稍有拖延,陈珃流放之期这才拖到了明日。

施玄霜看着女子一身素衣被罩在面纱之下,翩然远去,终究没忍住,在她跨过门槛时,张口唤住。

“清月。”

沈清月驻足,回头看了一眼从院中跟过来的男子,福身道:“多谢相爷大人,替奴家寻回老侯爷的尸首。”

如此疏离

施玄霜眼睫轻颤,隔着面纱看不清她的神情,想来是如同语气一般疏离的。

“我。。。。。。”他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开口。

袁大人说,即便自己做错了一些事,若有隐情苦衷,总要说出来的,若不说出来,女子纵然想原谅你,都找不到机会。

沈清月见他又不说话,转身提起裙摆上马车。

远处传来短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匹黑鬃骏马疾驰而过。

纵是隔着面纱,沈清月还是被呛到,低头轻咳一声的功夫,那匹马折返而来。

“相爷大人?”

这般熟悉的声音。。。沈清月僵了片刻,丝毫不敢回头确认,急忙钻入马车。

施玄霜侧头,看到马上之人,正是身披黑甲,许久未见的魏思源。

魏思源翻身下马,抱拳道:“见过相爷大人。”

“魏将军。”施玄霜微微颔首,算作回应。

魏思源瞥了眼他身后的马车,方才似乎瞧见一个女子上的马车,他不爱管闲事,更不屑过问旁人闲事,便未问起,只问道:“朝中形势如何?”

“尚可。”施玄霜无心与他谈论朝事,且此处不宜多谈,随口敷衍一句。

魏思源点点头,心中有了数,“那便好,相爷先忙,我且回宫复命。”

“去吧。”

马车内的沈清月暗自听着,好在二人仅是打了两句招呼,直到马蹄声渐远,才压低声音对车夫说道:“走吧。”

“等等。”施玄霜再次拦住。

此刻她已经有些恼了,一把撩起帘子,语气带着几分问怼:“相爷到底有何事?”

施玄霜头次见她发火,愣了片刻,待马车走远才回过神来,连忙牵过自己的马追了上去。

“相爷要是闲来无事,便去把京都的街道都扫一扫,再不济,到街上摆个算命摊子,也能赚两个钱。”沈清月坐在铜镜前,带着几分火气,将雕花木梳重重往桌上一拍,“您这般自己不赚钱,还碍着旁人赚钱,图的什么?损人不利己?”

梳子断裂,掉在地上一半。

施玄霜暗自后退半步,道:“我是来与你解释。”

“解释吧,我听着。”她端起茶杯,喝了两口冷茶,气消了半分。

“太元六年廿二,我在太行山占卜之时。。。。”

“道长怎么不从自己出生讲起?”她不耐烦道。

施玄霜噎住,顿了顿,再次开口,“大梁国运已到尽头,本应于今年湮灭,若是几国相争疆土也就罢了,但大梁的运数尽头,是瘟疫。”

举国瘟疫,岂止生灵涂炭。

战乱有胜者,大局便可定。

但这是一场灭国的瘟疫,大梁五十三万人,无一活口。

“我的命和大梁五十三万人比起来,确实微不足道。”她冷笑一声,“相爷真是胸怀举世大义。”

“此事实是我之过失,连累于你。”施玄霜眉眼低垂,竟罕见行了一礼,“清月姑娘恕罪。”

“受不起相爷的礼。”她转过身去,“既如此,我便原谅相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