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是年号取得不好了(1 / 2)

加入书签

第十六章 是年号取得不好了

晚上,韩林儿与朱元璋一起吃饭,这是非常难得的,自从入春以来,朱元璋虽然狂荡,可是事务却仿佛多了许多,时常便要很晚回来,多半是在自己已经吃过饭后他才进门,坐下来喝过一杯茶,便洗了澡拥着自己来到床上,将一天最后的体力发泄在自己身上。

而今天朱元璋不但中午回来吃饭,吃过饭后还押着自己在花园里干了那样一场,可以说十分空闲了,下午他虽然又到前面去,可是晚上也掐着饭点回来,此时两个人就并肩坐在餐桌前吃晚饭,而晚饭的主食则是:榆钱窝窝。

朱元璋手里拿着一个窝窝吃得正香,转过头来一看韩林儿,只见他拿着那菜团子慢慢地咬着,有点食不知味的样子。

朱元璋微微一笑:“怎么,吃不下么?其实这窝窝比起我们小时候吃的,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掺的是白面,那个时候买不起这样好细白面,只好用黑面,粗粗的,有点牙碜,好像里面掺了沙子似的。更何况这白面榆钱窝窝里还加了豆面,如今蘸了这麻油香醋调和的蒜泥,很是爽口的,春季里吃这个,很是应节气。”

韩林儿没什么力气地点点头,又咬了一口那绿色的榆钱团子。

朱元璋笑了笑,不用问也知道这人此时心里想的是什么:过去家里穷,饥荒的时候早就把这种东西吃够无数,现在日子过得宽裕了,怎么还要吃这个?吃白面馒头都要新蒸出来的呢,再吃这个徒增伤心而已,过去的日子不堪回首啊,其实现在的生活倒也不算不好过,只是每天晚上床头的苦役啊o(╥﹏╥)o

“我只为布衣出身,创业艰难,深知其中的辛苦,将来等我得了天下,宫中的膳食单子上也要有野菜粗粮,荞麦杂豆、苦菜枣芽之类,让后代子孙晓得民间的疾苦,不要妄作威福。”

韩林儿嘴唇动了动,差一点说出:那就得让她们吃真正的老百姓饭食才行,起码得将精面换成粗面,那才能吃出味道来,否则如今这样粗粮细作算做什么呢?没准儿你那后代的孙女孙男们吃腻了肥鸡大鸭子,倒觉得一年一度吃榆钱儿团子很新鲜有趣呢,正好刮刮那肠子上的油,总用茶叶去腻也有点絮烦了不是?正好春天尝尝野菜,将那荠菜掺了猪肉包了包子,吃起来那叫一个爽,猪肉大葱的都不想吃了,就要吃荠菜的。

不过这话自己千万不能说,若是说了,只怕朱元璋以后再做粗粮野菜真能做个原汁原味的,那可是坑死自己,天天给人家插屁股,总得落点有油水的吃吧?否则那肠子实在艰涩啊o(╥﹏╥)o

朱元璋看了他的脸色,也知道他心中定然是不以为然的,不过自己也并未在意,对于韩林儿,他是很能理解,这人打小儿也是吃了许多苦,不想再过那种苦日子乃是人之常情,他又不像自己这样谋划得远大,功业又是蒸蒸日上,眼看着前方那道细细的光线越来越明亮,自然有决心克制和坚守,韩林儿整天被自己关在这里,晚上能少受一会儿罪就算万幸,哪里还能想到那么远的事情,还“志当存高远”的?

于是朱元璋便夹了一筷子咸豉芥末羊肚到他碗里,笑着说:“那么你便吃这个吧。”

韩林儿看了羊肚,眉目才舒展开一些,要说他与朱元璋两人的性情想法虽然相距甚远,要讲惺惺相惜是很难做到了,可是两个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共同点的,那就是两人都是北方人,自己是栾城人,在河北,而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在安徽,吃菜的口味都偏咸重,所以在餐食上面倒是很能合得到一起去,否则民以食为天,如果在这件人生大事上还不能够顺心,韩林儿可就感觉自己的日子是更加没法儿过了。

饭菜吃到一半,朱元璋问了他几句今天做了些什么,有什么需要的东西,韩林儿看了看他,终于问出一句:“你今儿怎么这么有空,许多时间都在这里?”

朱元璋一笑,道:“攻打常州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明儿徐达就要出征,这件大事筹备完了,我自然便轻松一些,起码是今天。”

“啊,常州,那不是张士诚的地盘?常州的守将是谁来着?好像很熟悉的一个人。”韩林儿掐着额角想着,真的是恍若隔世啊,从前自己好歹也能纵论一下天下大势,哪支队伍强了,哪个人的地盘消减了,谁又死了谁又活了之类,纵然构图粗糙,胸中却也有一幅地图的,可是再看看自己现在,成天敞开着衣服给朱元璋摸来摸去,有两次居然给这狠人肏得尿失禁,落得只剩下在青布面的褥子上画地图了。

朱元璋悠然笑道:“是张九六那家伙,张九四的兄弟们之中,他是最得力的一个,若是端了他,便是去了张士诚一条膀子,当然常州城也是很重要的啊。”

韩林儿:原来是张士德要倒霉了,可怜啊,只怕他此时还不晓得这瘟神盯上了他,若是他晓得我的遭遇,那张士德也是个强人,只怕是宁死不当俘虏的,危险时一刀就抹了脖子。

韩林儿一时间颇有些同病相怜,叹了一口气,道:“唉,好端端的,你去打他做什么?又不曾开罪于你。”

朱元璋斜睨着他,噗嗤一笑,自己这身边人今年不过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