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2学校真的有了帮扶单位(求月票哈)(4 / 6)

加入书签

现在国有饭店吃饭还是要花粮票的。

陈谷说道:“对,是个体户饭店,现在沪都第一家西域来的个体户饭店,只收钱不收票,服务态度好,菜做的也好吃。”

王忆感兴趣的问:“沪都现在个体户饭店多吗?我们翁洲很少呢。”

外岛太落后了。

这种落后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思想意识上。

他打听过了,海福县现在是没有个体户饭馆的,要么是国有饭店要么是公私合营饭店。

而他之所以要打听这消息,是知道经济放开后遍地都是金,最早大胆开私人饭店的都赚发了。

听了王忆的话,陈谷笑了:“可以理解,翁洲和沪都隔着虽然近,但发展还是有差距的——我这可不是笑话你们,我这是实事求是吧?”

王忆点头:“是,你放心,我没你想象中那么自卑,不会什么话都去计较。”

陈谷嘿嘿笑,又给自己的话找补:“其实翁洲现在个体户馆子少也正常,前年、对,80年首都才开了第一家个体户馆子,叫悦宾饭馆,你知道吧?”

王忆不知道,但他点点头表现出智珠在握的架势,问道:“你都知道什么?说说。”

陈谷眨眨眼说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我都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报道。”

这年头有点文化的人就会看报,一种时代潮流,伟人引领的潮流。

早在宝塔地区抗战时期,毛委员便说了一句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后来各大报纸都把这话印在报刊宣传中,引领着全国人民读书看报的风气。

王忆让他说说,陈谷就说:“我看报纸上说,80年秋天,9月还是10月?反正悦宾饭馆的老板——那时候他还没当个体户,还是首都内燃机厂的炊事员,然后他很会做菜。”

“当时他家里升了个炉灶,他买了四只鸭子想做几道菜请左邻右舍尝尝,结果消息让外国记者知道了,外国记者跑去了非要吃他做的菜,然后他做了打卤面。”

“外国记者把这消息给传出去了,好些是美丽奸合众社的记者说的?说什么‘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就这样,他家饭馆生意做起来了。”

“到了去年春节生意做大了,国务院的领导都去了,鼓励他‘把买卖做大’,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沪都的个体户馆子多了起来……”

“爹,这羊肉真好吃!”旁边餐桌上有小孩抹着嘴笑,一抹手背上一片油水。

王忆若有所思的看向门外。

现在排队的人更多了,多数是年轻男女来吃饭,有的是约会,有的是工友同事聚会。

总之这年头饮食的生意可以做!

点菜的人多,厨房忙不过来,于是趁着空当王忆从挎包里掏出个小皮革包递给陈谷说:“谷子,这是给你的礼物。”

陈谷好奇的说:“神神秘秘的,到底是什么呀?”

他打开皮革包一看,猛然站起来:“我草,照相机?!”

照相机。

海鸥df-1型照相机。

这次可不是模型了,是王忆让邱大年特意买来的真机。

为了给陈谷送这样礼物,他可是下功夫了的。

能带到这年代的相机肯定是老相机,可根据两个时空物品交换的规则,他要带相机必须得带82年还没有生产出来的相机——

问题来了,22年的老相机必然是一直保留下来的,随便买一台可无法带到82年,于是他让邱大年研究了一下海鸥相机的年代生产机型,选了df-1型照相机。

这款照相机生产年代跨度长,69 年研制、71 年投放市场,一直生产到90年代,生产数量达到13万台。

王忆买的这台照相机就是90年代的产物,因为生产线没有变动,这相机跟71年投放市场的第一批相机构造、材质都一样,不一样的就是编号。

于是王忆把上面编号给挫掉了……

这样相机就可以带到82年且不怕被人看出问题。

至于九十年代会不会有一台相机无法生产出来?这事王忆可就管不着了。

再一个买这台相机是因为它保存的很新,df-1型相机保有量大,在22年不值钱,王忆买这个因为保存完好才能卖一千块,普通的也就五六百。

但这相机在当下年代就贵了,所以陈谷看到相机就惊呼了起来,引得周围不少食客看他。

只是没有人指责他,这年头在饭店吃饭大家都在吆喝,说话声音一个比一个大。

陈谷的反应属于见多不怪。

食客们很淡定,王忆也淡定:“嗯,相机,是我一个同学送我的礼物,但我不喜欢摄影,就送给你吧。”

陈谷握住他手臂瞪大眼睛说道:“你疯了?你知道这机器多少钱吗?”

“430元!”

“还要一张特殊工业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