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0章各产业年底总结(1 / 2)

加入书签

京城,随着忙完了各国使臣朝贡的事情,一下子就到了年底,很快就要迎来新的一年。

整个京津地区也是笼罩在一种过年前的喜庆与松散之中。

因为刘晋麾下诸多产业带的头,整个京津地区的工厂、作坊等等之类的也都纷纷效仿,所以在过年期间会有年假和年终奖这两样东西。

年假一般都是十五天,年前七天,年后八天,半个月的假期可以让大家回家过年。

年终奖根据各自的效益而定,当然主要还是看东家大方不大方。

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现在还没有到过年的时候,关于年终奖也是早就已经制定下来了,从上至下,人人有份。

上面的管理就不说了,有的管理这年终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像各大工厂的负责人、琉球城这边的负责人等等,这些人的年终奖随便一个也都是有几千两银子。

据说业绩最好的琉球城负责人李远山年终奖差不多能够拿到上万两银子。

上万两银子对于有钱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绝对是天文数字。

而这些管理大多数原先都普通人,因为勤奋好学,工作努力,做出了突出的业绩,走上了管理的岗位。

能够获得如此丰厚的奖励也是让刘晋麾下诸多产业的人一个个都激动万分。

像琉球城的负责人李远山,今年是琉球城真正爆发的一年。

琉球城这边不仅仅开垦出了大量的田地,建起了一个个规模浩大的种植园,更是在琉球城这里接连兴建了几座新的城池。

另外李远山这边也是采用新型的经营模式,琉球城大量招募大明各地的穷苦人去琉球这边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和甘蔗。

琉球城收购他们的甘蔗,然后熬成白糖来出售,同时也是在南洋各个种植园这里建立白糖工厂,专门收购南洋种植园的甘蔗熬糖,从而垄断了整个蔗糖业。

各大商行在南洋开辟种植园,他们非常简单,只需要种植甘蔗,然后将甘蔗卖给琉球糖业就可以了。

尽管这样赚的会更少一些,但是熬制雪糖的技术掌握在琉球糖业的手中,你自己熬制出来的蔗糖根本就比不上,还不如干脆卖给琉球糖业,简单省事。

南洋地区水热充足,土地肥沃,人工又非常廉价,一个个种植园也是因此大赚、特赚,其实也就是圈一块地,开辟出来种植甘蔗如此简单,从此以后银子就滚滚而来。

很多尝到甜头的商行在这过年的时候也是召开了股东大会,将背后的东家都喊过来,商讨着明年继续扩张种植规模的事情。

糖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是真正有钱人和贵族才能够享受的东西,它的价格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琉球糖业的存在,让糖的价格一降再降,但是价格依然很高。

可是销售却是非常的火爆。

不仅仅在大明这边销售火爆,而且朝鲜、倭国、南洋诸国都对糖的需求非常旺盛,雪白、雪白的雪糖几乎是已经可以和瓷器、丝绸、茶叶相媲美的东西。

甚至于连草原上的牧民们,这雪糖都成了他们的必需品,每天喝茶不加糖,那是完全没有灵魂的。

琉球糖业靠着李远山的经营在弘治十三年算出来差不多赚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给李远山上万两银子的奖励根本就不算什么。

琉球糖业背后最大的东家,当今天子太子殿下朱厚照甚至于还亲自接见了一次李远山,赏赐了一些东西给他。

对于如此会赚钱的人,谁都非常喜欢的。

一年赚两千万两白银,如此可怕的盈利能力,堪称恐怖。

弘治皇帝收到年报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直感叹。

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银子会如此好赚呢?

以前抠抠搜搜的,积攒了十年内帑也不过才一百多万两银子,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银都还不到三百万两白银。

现在仅仅只是这琉球糖业一个产业,算下来,他弘治皇帝家(嗯,包括太子的股份在内)都能够分到将近千万两白银。

这随着各个产业临近年关进行结算,弘治皇帝的内帑都爆了,装不下了,没有办法,只能够都存在大明第一银行里面去,反正放里面也是有利息的,可以银子生银子。

刘晋和弘治皇帝、太子以及武将勋贵集团们的产业收益都非常的火爆。

琉球糖业算是业绩最好的,但其它产业的业绩其实都不差。

像大明第一银行,现在它的业务不仅仅遍布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在海外也是遍地开花,甚至于在朝鲜、倭国、南洋都已经开办起业务来。

一方面是吸收存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贷款出去,仅仅只是靠着赚利息差,大明第一银行今年也是赚了上千万两银子。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大明第一银行现在赚钱都不是最主要的。

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掌握了大明的货币发行权,更是渗透进朝鲜、倭国和南洋地区,银元和银票大行其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