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1 / 2)

加入书签

徐横波的游园赋诗会开在一个私家小花园里,是她认识的退休的宫中嬷嬷置办的产业。嬷嬷十二三就进宫做事,一直到五十岁自觉不久于人世,告老还乡。当今圣上念她年老体衰,又有往日恩情,特意命内府给她买下一座宅子,又让县官代为奉养。徐横波因缘巧合结交了这位嬷嬷,便认了干妈,侍奉如同亲生父母。

这位嬷嬷已经活到六十岁了,她每个月最乐呵的时候就是一群丫头在自己的花园里游园赋诗,每个丫头都嘴甜,还会讲笑话,哄得她合不拢嘴。

竺光涵和宋兰生到了园子,就瞧见光彩照人的十三位姑娘在院子里扑蝶,围着一缸子莲花玩闹,还有画画的,弹琴的,沏茶的。正中坐着一位锦衣华服的老嬷嬷,咧着只剩了几颗牙的瘪嘴在那儿笑。

徐横波瞧见她们两个到了,便招手给嬷嬷引荐。“干妈,这位是宋府的宋兰生小姐,这位是外省来的竺光涵小姐。”横波说。

“宋姑娘,竺姑娘,老身就不见礼了。”嬷嬷虽然老,但是精气神还在,整个人就像是缸子里的荷花,笔直笔直的。那双眼睛原本是微微眯着,现在也睁开了,眼睛光芒依然明亮的很。

宋兰生早就听说过这位嬷嬷,还听说好多姑娘家要嫁人之前,特意请嬷嬷过去教习礼仪,规矩。她让翠痕拿出礼物,亲手递给嬷嬷说:“嬷嬷,第一次来,叨扰您了。”嬷嬷在宫里什么东西没见过啊,漫不经心的接过盒子打开,里面不是名贵的珠宝,也不是稀奇的古玩,是一盒点心,又酥又软又香,最适合她这种没有牙的老人家含在嘴里慢慢抿着吃。

嬷嬷点点头,又打量宋兰生两眼,模样不出挑,衣服也不花枝招展,头上只插了一枚珍珠簪和一朵花。手腕上那对镯子倒是精雕细琢,和宫里的也不相上下了。“嬷嬷,您慢慢吃着,我去那边同姑娘们玩玩。”宋兰生行礼,快步去和那些姑娘们见面了。

徐横波早就拉着竺光涵的手和一帮姑娘们打招呼。光涵抿着嘴看这些姑娘们玩儿翻花绳,又去看另两位姑娘给荷花抹胭脂,白荷尖儿上了胭脂,就变成淡淡的红,像是氤氲的雾,带着腾腾的香。

“光涵,你喜欢玩儿什么?让姑娘们陪你玩儿啊,光傻站着多没意思。”徐横波瞧见她只挨个看看,就热情的招呼。光涵倒也没什么想玩的,就歉意的笑笑,坐回嬷嬷身边看着宋兰生跟个蝴蝶似的,这边凑过去笑嘻嘻的,那边又瞧着说上两句,每个姑娘都被逗得花枝乱颤,喜笑颜开。

嬷嬷看光涵问:“你怎么不去玩儿?”

“我看她们玩儿就很有趣了。”光涵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她更喜欢旁观热热闹闹的人们,自己心里头也会觉得欢喜。若是真的去玩儿,倒没有看着有趣。

“你这性子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嬷嬷说,她记得宫里先皇也有这么一位张姓的妃子,早年因为美貌被封为丽嫔,特赐住在司花殿,恩宠了些时日,先皇又有了其他妃子,就忘了这位。这位也乐得冷清,在殿里养些奇花异草,喂喂金鱼。太后喜欢她不争不抢的性子,皇后喜欢她会讲故事,其他嫔妃喜欢她巧妙的搭配构思,宫女太监喜欢她待人随和,不拿架子。虽然先皇不来,但是太后总让人赐些花果吃食,皇后也会赏赐珠宝玩意儿,其他嫔妃经常拿些名花来求她,也活的热热闹闹。司花殿里的宫女太监总是带着笑,和别的殿里的味儿不一样。

光涵看着嬷嬷,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便莞尔一笑说:“嬷嬷过奖了,我不爱这些文的,是个粗人。”

嬷嬷也抿嘴一笑说:“你这孩子倒是有趣,只可惜老婆子老了,不然早几年,肯定送你进宫做娘娘去。”早些年宫中选秀到了这儿,都要听她的举荐,这几年她老了,也不爱凑这事儿了,太监也识趣,不来烦她。

光涵皱眉摇摇头说:“我可不想进宫,进宫有什么好的,在家我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进宫反而不自由了,吃的穿的喝的都要合规矩,见了人又要跪又要拜,都做奴才。暗里使刀子明里还要拉着手姐姐长妹妹短的。和笼中雀似的,有什么意思。”她是真的不知道进宫有什么好的,家里要是做了官,进宫更要小心翼翼,免得被说是裙带关系。家里没关系,进宫还是无趣,没依没靠,图什么。男人有才华有本事,却要靠姐姐妹妹进宫做奴才才能飞入青云,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在家里是姑奶奶,进宫了又要尊重又要孝敬,饭不能多吃,路不能多走,父母不能多看。结婚回娘家现在变成天恩,天恩个屁。不过她也不能说,嬷嬷是宫里人,她总不能刺得人心里头不舒服。

“你是哪儿的人?”嬷嬷突然问。

“吉城人。”光涵回答。

嬷嬷握住她的手拍拍说:“你这孩子啊,是个有想法的。不过宫里头可不像小说上写的,那都是皇上扛着金扁担,瞎掰。光是我进宫这么多年,就没看见嫔妃红过脸,小打小闹的也是有,猫儿狗儿也打打闹闹的,更何况那么些大活人。你这孩子要是进了宫,见过了东西,就不会眼皮子浅,说进了宫就是什么笼中鸟。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你要是得了圣宠,吹两句枕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