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 纷争纠葛(2 / 23)

加入书签

圆襟花袍,头戴翻帽装束稍气派的人,语速飞快地说着什么。旁人观来,只能从那紧皱的眉头,怒睁蕴火的双目感觉到那人的不快。

若是有懂纳挞语的人,便可知道这人说的其实是些无意义的牢骚话。‘娘的,一群天谴皮剥的彀虻【1】!’

商队一起的人被此话同样引得义愤填膺起来。队伍中,另一个看起来更像是梁人装束,身形比之魁伟雄岸的纳挞人更显得单薄修长,祈身长立,自成气派,颇具文人彬质,不过行与商队之间并不显得突兀。

那人开口也是纳挞语,宽解着肆意表露不满的高壮男子:“好了,尔泰烈,这不是在嵩原,仔细隔墙有耳。”

“这他娘的周围毛坯土料都没有,哪门子的墙,项白生【2】,老子知道你跟我不对付,又在这里找理由说教老子是吧!”

“尔泰烈,你简直愚不可及,再继续这般,生不怕坏了骨冕【3】大人的事。”修长男子语气有些咬牙切齿,难得愠怒。

“你他娘的少在这里唧唧歪歪,有本事跟我在嵩原的时候比骑射,不,你等着,祈祥节的时候你敢不敢跟小爷我拼奏哄【4】,定要叫你脸皮丢地”可怜的尔泰烈当初只管在草野里追着羊跑了,学堂里的书墨一点也吃不进肚子。

“君子兰德,悟道慎自,拘行举世,不期暗室,黠廉不屈,厄遇恃心,明恕仁核【5】。尔泰烈,你欲以己之长攻我之短,胜之不武,实非君子德行!”

“又在这里念什么经,臭酸白生”外形魁梧的男人上手推攮争执之人的肩臂。

那人被推得一个趔趄,面色也因为这动作有些发白,脸颊倒是添上一抹红,大概是被气的。

周围同行的人眼见矛盾就要激化,赶紧将人劝住,拉开。

“好了都少说几句。”

“都别吵了。”

“算了算了。”

再围着桌子,那个名为尔泰烈的男人竟是气性大得将凳板踩了个稀碎,又发狠或是发泄地猛锤一下酒桌,勾脚将稀巴烂的凳牌碎木踢飞得出去,才愤愤窝着大块头的身子曲裾在矮板上。

小酒摊的木桌常年摊摆在外头,风吹日晒,朽损不已,随着壮实男子的动作,四个桌腿都惨烈地抖动着,发出吱吱嘎嘎的脆裂响动,但到底是顽强地支柱在原地,没有彻底散架。

这回动静十足的响动,却没有把项纶吓到。冷静下来的他,稍微沉凝便能理解尔泰烈为何那般愤慨,只是有些不平他随意将怒火冲着自己倾倒。

冰芜季来临,盘居在嵩原部落的纳挞一族长期忍受着苦寒与饥迫。多次向梁王朝的皇帝示好,求以在朝会贡期,用牛羊换些果腹的粟粒,都无疾而终。

只能按着规矩,在食物匮乏的冰芜季,等冰河完全冻结的时候,赶着成群的牛羊,穿过层层郡县,来到粟粒之乡,商贾繁茂的冀城。每穿过一次城际都要缴纳一份引金,如此盘剥压榨之下,带来的牛羊能换取的食物大抵也就将将够族人俭据着熬过寒季。

在骏马上快意驰骋的英武骑民,在暴动中缔结政权的王室,如此崇尚武力,嘉赏骁雄,大兴御业,又怎会甘愿旁落至此。只是纳挞族民人寡势微,纵使个个硬朗魁实,却难敌梁王朝根固多年的统治。

难道就要一再颓萎,消弭战意吗?

如今的太律跟鲜奉【6】情投意合琴瑟和鸣,心甘情愿被梁王朝和亲的阴谋麻痹,可以因为不想爱人背负骂名或缘乡土蒙难悲伤怨己而做出让步。

可骨冕大人不会,项纶又不禁想起骨冕大人在典仪礼上的言论,胸腔中的振动急切而噪郁,将骨髓中的薪火都点燃,即使不成武艺也甘抛洒头颅热血,献出一切去追随的王!

“镌册之记岂由一女子所定,倘使后世的尘嚣不绝,吾一人担得,且恃吾之心魂躯体,博吾族辈荣延昌盛,万世瑛华!吾族军骑英勇神武如狼匹,而敌梁有如丧家瘟犬,战无不利,何敢不战?”

顶台上屹立的人,不怒自威,浸染权贵得体的教养与质态,让人观之便生出臣服膜拜的情绪。

细看来,那面相高额颐窄,浓眉深目,鼻梁高立。须发茂密,盘辩发于前额坠饰翠松石与玛瑙,冠佩磨得光滑玉润的兽骨饰,着华美艳丽的紧身交领窄袖对襟锦袍,肩披甲胄,嵌繁复镶丝绘花纹案,前襟和下摆边缘着样式各异的贝波纹理铜边,粗实的腰膀隐在精美华丽的衣袍下,善骑长武的硬实有力的大腿掩于窄口裤帛中。

手中擒一骨翼弓矢,搭在弦上的鸣镝下端缠了半截沁了油脂的棉条,此刻正腾起窜动的火苗。

油光锃亮的臂肌甩开来,一道破空如鹄鸣的长啼传彻,响荡整个围幕场,带着火苗的鸣镝正中那靶篝处,通天的火光随着燎起蒸热的烟雾照映出昏暗的天暮。

“战!战!”

一道道高亢嘹亮的嘶吼声响起,随后是紧密连绵的鼓声,围着火堆手舞足蹈的气氛,登籍骨冕的仪式就此展开来。

项纶坚信,总会有变革那天的到来,而他们只需要听从骨冕大人的施令,紧紧追随他!为他奉出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