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九章吸风饮露(1 / 4)

加入书签

颐殊

蒋昭讲得太好,我抚掌大笑,没想他立马就把矛头转向了我,“曲颐殊,爱情离你太远,你还是梦一下仕途吧。”随即又在笑。但我是不会因为这种事生气的。

“我不要爱情。”这里面有赌气的成分,也有认真。

他说你是想要要不到吧?我说送我都不要。

他说某人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气极,口不择言,那我宁愿去死。

这确实有点过了,但我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坚定的态度,坚决不改口。

他不信,还嘲笑我,宁诸适时为我说话:“颐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她这样多开心,别用那些情情爱爱的困住她,格局小了。”

蒋昭又吟诗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剪掉三千烦恼丝,为何丝断情难断。”

山南海北聊了一阵,不知不觉到了傍晚,覃翡玉自己为自己倒酒,喝了不少,不怎么说话,一直闷喝,他可能有点喝多了,恍恍惚惚。但中途我亲眼见到蒋昭倒了半壶,掺了半壶水进去。他大概处在一种想喝多跟没喝多的临界状态。

想到蒋昭说他心理压力大,是该做点什么缓解一下。我难以抑制地感到同情,立马有个声音跳出来说少多管闲事,心疼他的人多的是,多你一个嫌多,少你一个不少,好像有两个小人在左右脑打架。他们打了一炷香的时间,慈爱之心的那个战胜了我的理智。

我悄悄跟他说,“如果……我能帮到你,”就是朋友之间的帮助,“我能做什么吗?”

覃翡玉抬头看我,慢慢站起来,示意我跟在他后面,没有人质疑。

他带我进了一间空房,关好门,让我把面具给他。这什么奇葩要求。

在他不容置疑的口吻下,我还是将就着房间里的茶水,摘下来给他。

他坐在地上,一手拿着面具在月光下仔细端详,“为什么能这么光滑整洁……”

我不懂,“它应该是凹凸不平的吗?”

“因为筋骨相连,肉质的腐坏,以及刀法,表面通常是坑坑洼洼的。”

什么意思?我离他远一点,“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是从人脸上剥下来的。”

我毛骨悚然,下意识想逃,他看出了我的意图,一把拽住我的手。

“你怎么能知道它是从人脸上剥下来的,万一是猪皮做的,牛皮做的,小羊皮做的……”我语无伦次。

他细细审查着上面的细节仿佛在看一件艺术品。接着他又用这样的眼神看我,看我的脸,我一阵恶寒,头皮发麻,脸已经感觉到刀割在上面,开始痛了。

“你为什么要知道这个?”

“问你自己。”他说。

我说,“怎么是我呢?!”

“我那本手记不是你交给尹辗的吗?”

尹辗想做什么?

“他让你……”

我盯着他的眼睛。

过了许久他噗呲一笑,“骗你的,这是猪皮。”

我跟他前后脚回到位置上,他们还在说朝堂之事。

绕了一圈,又绕回中正官的选任上,陆均是最有可能往上走的,他这次选人用人做得好,尹辗会不遗余力提拔他。覃翡玉说虽然他笼络人心,控制棋子,但他在用人上不计出身,只要有能力。他好像在暗中平衡朝堂上两股势力。

崇任东问道:“若你入仕为官,怎么走?”

宁诸说:“大夫治病救人,理应也应当是救天下。”

“救天下?”晏谙说,“这听起来与圣人无异呀。”

覃翡玉笑笑,“我不是圣人。”

“其实还有种方法,可以为国家效力,入仕为官,不通过这些弯弯曲曲的门道。”崇任东道,“那就是参军。现在国家很需要领军打仗的将士之才,只要打胜仗,论军功行赏,不愁不入仕途,报国无门。”

宁诸道:“让他上战场为受伤士卒治伤看病还差不多。”

晏谙也道:“连年不停打仗,治了白治,他这一走,玦城达官显贵谁要有个头疼脑热的,找谁看去呀?”

他可能没那意思,但多少有些说他只给人上人看病的暗讽。

蒋昭找补:“是啊,玦城多少仰慕翡玉公子的女子该心碎了,那谁第一个不干……”

听得有些无聊,跟崇任东说我想先回去,累了。他点点头,跟我一道,但是宁诸说了一句“参军后入边将士首先向东行军……”他又坐了下来,皱着眉头听,兴致盎然。

崇任东一定是参军入仕过之人,他的手上,布满老茧瘢痕,指腹位置,那是长期握枪的人才会有的。他一定领兵打过仗,但他从来没提过。他似乎终日陷于权局,结交玦中显贵。

我对他不好奇,也不能好奇,不然不会在他身边待如此之久。

此外还得有点用处。他问我覃翡玉整日在家中做什么,我又不能告诉他面具一事,我说他在解剖,他只爱研究这些。

他看过我的手记,对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